【論著】|SEC14L1P1對口腔鱗狀細胞癌細胞增殖和遷移的影響
本研究探究SEC14L1P1在OSCC細胞系中的表達特征、定位情況,以及其表達水平的變化對OSCC細胞增殖、遷移和EMT的影響,從而為尋找OSCC的有效治療靶標提供新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方向。
中國癌癥雜志 - 口腔鱗狀細胞癌,SEC14L1P1 - 2025-05-17
詳解ADC:從payload、linker到抗體偶聯技術
抗體偶聯藥物(ADC)由三部分構成,本文介紹其有效載荷(如微管破壞藥、DNA 損傷藥)、連接子類型及生物偶聯技術的研究進展,展現該領域突破與發展前景。
小藥說藥 - 抗體偶聯藥物,有效載荷 - 2025-05-16
Adv Sci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黃輝教授揭示GLS1介導谷氨酰胺分解產生的谷氨酸促進動脈鈣化的作用機制
該團隊首次揭示了GLS1介導谷氨酰胺分解產生的谷氨酸通過特異性結合NMDAR促進動脈鈣化的作用機制,同時證明了GLS1作為動脈鈣化的潛在治療靶點。?
論道心血管 - 動脈鈣化,GLS1 - 2025-05-15
Stem Cell Res Ther:誘導多能干細胞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iMSCs)抑制M1型巨噬細胞極化并減輕牙周炎相關的牙槽骨喪失
本研究旨在探討誘導多能干細胞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在調節巨噬細胞極化和減輕牙周炎相關牙槽骨喪失方面的作用及機制。
MedSci原創 - 間充質干細胞,牙周炎,誘導多能干細胞,牙槽骨喪失,M1型巨噬細胞 - 2025-05-14
線粒體在皮膚科相關疾病中的研究進展
線粒體參與皮膚多種生理,功能障礙可引發皮膚疾病。其在皮膚衰老、傷口愈合、腫瘤等疾病中作用關鍵,靶向線粒體治療在皮膚病領域研究取得進展,但仍有諸多問題待探索。
海龍話皮 - 線粒體,皮膚疾病 - 2025-05-08
2025 CSCO 指南 | 陳靜教授分享精準診療時代,骨與軟組織腫瘤診療指南的革新之路
特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陳靜教授做客“對話大咖”欄目,解讀最新版CSCO骨與軟組織腫瘤診療指南的更新要點,并分享如何依據病理亞型精準調整治療策略,為臨床醫生和患者提供極具價值的參考。
醫悅匯 - 骨與軟組織腫瘤,CSCO 2025 - 2025-05-01
胰腺癌治療新靶點,最新Nature!
PDAC是致命癌癥,缺乏有效療法。研究發現PIKfyve是PDAC可靶向靶點,抑制它能減緩腫瘤進展,與KRAS-MAPK雙重抑制有協同作用,為PDAC治療提供新策略。
BioMed科技 - 胰腺導管腺癌,PIKfyve - 2025-04-29
【綜述】|NRP-1靶向分子探針助力乳腺癌診斷的最新進展及展望
本文對NRP-1靶向分子探針在乳腺癌診斷中的優缺點進行系統比較,并闡述各類探針在乳腺癌診療領域的適用范圍及最新研究進展,以期為乳腺癌靶向分子探針的研發及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中國癌癥雜志 - 乳腺癌,神經氈蛋白-1 - 2025-04-27
【協和醫學雜志】線粒體自噬與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相關性研究進展
本文回顧近年來線粒體自噬與VCI病理特征的關系研究,分析其在VCI中的調控機制,探討以線粒體自噬為靶點的潛在治療策略。
協和醫學雜志 - 血管性認知障礙,線粒體自噬 - 2025-04-26
日曬傷研究進展
日曬傷是過量紫外線照射引發的皮膚急性光毒性反應,發病率較高,與皮膚癌相關。UV、光毒性反應、水合作用等為病因,發病機制涉及多過程。可通過常規和新型療法治療,也需物理、化學防護,要避免常見誤區。
海龍話皮 - 紫外線,日曬傷 - 2025-04-25
Cell Death Differ 重慶醫科大學段晨陽團隊揭示年齡相關的“線粒體通訊障礙”驅動心臟老化
重慶醫科大學段晨陽團隊發現線粒體通訊障礙是心臟衰老關鍵,內質網與線粒體接觸減少致脂質代謝紊亂等,抑制 LACTB 或可延緩衰老,為抗衰提供新靶點。
論道心血管 - 心臟衰老,線粒體通訊 - 2025-04-24
靶向CD40激動劑的癌癥治療研究進展
腫瘤免疫治療中,CD40激動劑潛力巨大。文章闡述CD40/CD40L的表達、結構與信號通路、生物學作用,及其在腫瘤免疫中的應用,介紹9種CD40激動劑藥物開發現狀,探討臨床療效有限原因與未來方向。
小藥說藥 - 腫瘤免疫治療,CD40 - 2025-04-23
Nature Biotechnology:新型腦類器官模型成功加速人類星形膠質細胞生成
體內急性神經炎癥模型確定了在細胞因子刺激后迅速激活促炎途徑的星形膠質細胞亞群。CD38 信號轉導在介導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的代謝和線粒體應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MedSci原創 - 細胞移植,星形膠質細胞,人腦,皮質類器官模型,鼠腦 - 2025-04-23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