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腫道麻】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對成人非心臟手術圍術期結局的影響:近期證據的敘述性綜述
本綜述通過文獻檢索,篩選出近5年發表的關于脊髓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的當代文章,并采用敘述性綜合方法,結合歷史研究基礎,總結其研究現狀。
古麻今醉網 - 非心臟手術,硬膜外麻醉 - 2025-06-05
【麻海新知】成人非心臟大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氧療
2025年3月,來自上海長海醫院麻醉科的研究者在Med Gas Res發表一篇綜述,旨在通過審視當前氧療的益處和潛在危害的最新證據,探討目前對成人非心臟大手術圍手術期氧療的認識。
古麻今醉網 - 圍手術期,氧療 - 2025-03-03
Psychiatry Research:中國學者研究---體療對自閉癥譜系障礙的影響:系統評價與Meta分析
體療在改善ASD患者的運動表現、減少刻板行為和社交障礙方面具有顯著效果,但在提升社交技能和某些執行功能方面的效果不顯著。
MedSci原創 - 自閉癥譜系障礙(ASD) - 2024-07-15
JTV:不同干預措施對急性護理醫院患者手術部位感染發生率的影響
研究中的干預措施差異較大,但多組分干預措施在降低SSI發病率方面顯示出巨大的前景。
MedSci原創 - 發生率,手術部位感染 - 2024-04-10
2022 新加坡國家指南:外科抗生素預防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調整實踐,優化術中預防抗生素的使用,以預防手術部位感染并減少SAP長時間使用帶來的不良事件。
Ann Acad Med Singap - 外科抗生素預防 - 2022-12-06
?JCC: 克羅恩病患者回盲瓣行側側狹窄成型術可以改善長期預后
考慮到克羅恩病[CD]的性質,手術治療無法治愈。大約50%的患者將在4-6個月內早期內鏡下復發。10年后的臨床和手術復發率分別可以達到50%和20%。
MedSci原創 - 手術,克羅恩病 - 2020-10-09
NEJM:粘膜和手指黑色素瘤轉移-病例報道
該患者接受了dabrafenib和曲美替尼治療,在5個月的隨訪中觀察到了病灶的部分消退。
MedSci原創 - 手指,粘膜,黑色素瘤轉移 - 2020-07-09
Lancet Infect Dis:多模式干預能否改善非洲國家手術部位感染情況?
2018年5月,發表在《Lancet Infect Dis》的一項由瑞士、英國、肯尼亞、烏干達等國家進行的前-后隊列研究,考察了多模式感染控制和患者安全性干預能否改善非洲國家手術部位感染的情況。
環球醫學網 - 多模式干預,改善,非洲國家,手術部位感染情況 - 2018-05-18
Molecules:天然可生物降解的縫線抗菌涂層預防手術部位的感染
手術部位感染(SSIs)是最常見的醫院感染之一,可能會導致術后嚴重并發癥的發生。諸如植入物或手術縫合線之類的異物是細菌粘附和隨后的定居及生物膜形成的最佳表面。
MedSci原創 - 2018-04-14
JAMA SURGERY:胰腺手術后淺表vs器官空間手術部位感染風險因素
2017年發表于《JAMA Surg》上的一項由美國科學家進行的研究,比較了胰腺手術后淺表和器官空間手術部位感染(SSI)風險因素的區別。
環球醫學 - 胰腺手術后,淺表,器官,空間手術部位,感染風險因素 - 2017-12-26
JAMA Surg:結腸癌手術部位感染風險分層意義重大
2017年7月,發表在《JAMA Surg》的一項由美國科學家進行的研究考察了結腸癌中,手術部位感染的風險分層的意義。
環球醫學 - 結腸癌,感染 - 2017-09-01
JAMA Surg:CDC時隔將近20年更新手術部位感染預防指南
隨著外科手術量的持續飆升,預防手術部位感染(SSIs)越來越重要。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基于循證的方法更新了手術部位感染預防指南。指南的全文于2017年5月發表在《JAMA Surg》上。
環球醫學資訊 - 手術部位,感染預防,指南 - 2017-07-26
Macromol Biosci:Ti-VH@PVA籠或可用于預防脊柱外科手術后的感染
為了防止手術部位感染(SSI),已經研究了許多涂料。然而,使用傳統的鈦(Ti)籠在表面上的抗菌涂層顯示出較弱的附著力,導致脊柱手術后預防SSI的功效較低。本文中,開發了3D打印的Ti籠與藥物釋放系統相結合,用于原位釋放藥物和殺死細菌,從而在體外和體內都可預防SSI。首先,通過電子束熔化(EBM)方法設計和制備3D打印的Ti保持架。其次,含有親水性萬古霉素鹽酸鹽(VH)的聚乙烯醇(PVA)散布在3D
網絡 - 2020-02-19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2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