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pus Sci Med:合并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視神經脊髓炎患者復發風險顯著升高
AD-NMOSD患者以年輕女性為主,合并SLE者復發風險最高,發病年齡<50歲及SLE病程延長是獨立危險因素。
MedSci原創 - 臨床特征,視神經脊髓炎譜系障礙 - 2025-05-01
Phytomedicine:千年古方新突破!抵當湯雙重調節腸道與大腦,助力 2 型糖尿病認知障礙治療
通過三個主要目標闡明DDD的化學組成和作用機制:(1)確定DDD的主要活性成分;(2)驗證DDD通過調節腸道微生物群改善TDACD的假設;(3)研究DDD對海馬脂質代謝和自噬途徑的調節作用。
MedSci原創 - 認知功能障礙,抵當湯,腸道微生物群;蛋白質組學;2型糖尿病 - 2025-05-01
Phytomedicine:香芍止痛顆粒通過調節TRPV1介導的NLRP3炎癥通路減輕硝酸甘油誘導的大鼠偏頭痛
研究香芍止痛顆粒(XSZT)對偏頭痛的抗炎和鎮痛功能,并確定XSZT在TRPV1介導的NLRP3炎性體激活中的作用和活性成分。
MedSci原創 - 小膠質細胞;偏頭痛;NLRP3炎性體;神經源性炎癥;TRPV1,香芍止痛顆粒 - 2025-05-01
Am J Clin Nutr:低蛋白 + α-乳清蛋白配方奶,寶寶代謝更貼近母乳
降低配方奶蛋白質含量(至1.75-1.76 g/100 kcal)及調整乳清蛋白類型(如增加α-lactalbumin)可顯著減少血清氨基酸及尿素積累,使代謝特征更接近母乳喂養嬰兒。
MedSci原創 - 配方奶蛋白質含量,嬰兒代謝組 - 2025-05-01
尷尬的“社交癌”:神經源性尿失禁(NUI)
神經源性尿失禁由神經病變引發,發病機制復雜,分多種類型。通過多方法診斷,采用藥物、物理、手術等治療及康復干預,未來聚焦精準診療與新療法。
神經科學論壇 - 發病機制,神經源性尿失禁 - 2025-05-01
Phytomedicine:枸杞納米囊泡促進MC3T3-E1細胞增殖和骨折愈合
本研究探討枸杞衍生納米囊泡(GqDNVs)對骨折愈合的作用、調節作用及其機制。
MedSci原創 - 骨折愈合,枸杞多糖,成骨作用,枸杞納米囊泡,植物外泌體樣納米囊泡 - 2025-05-01
Adv Sci:浙江大學傅柏平/周子淮/王喆為伴有牙本質過敏的牙本質齲病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采用聚天冬氨酸 - 鈣 - 鑭復合物進行 PCCP 過程,實現牙本質抗菌再礦化和 DTs 深度封閉,機械性能恢復,對口腔組織無明顯刺激,為牙本質齲病治療提供新思路。
iNature - 齲齒,牙本質過敏 - 2025-05-01
Nature:胃上皮突變圖譜“四維解碼”「eG學術觀察」
本研究首次全面描繪了正常人胃上皮在不同年齡和病理狀態下的體細胞突變和克隆演化景觀,為后續發展分子診斷、無創監測以及理解胃癌前變演化機制提供精準數據與理論支撐。
eGastroenterology - 胃癌,胃上皮細胞 - 2025-04-30
一文解鎖GLP-1藥物治療的全景藍圖
GLP-1是腸道L細胞釋放的激素,基于GLP-1的藥物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和肥胖。本文介紹已批準的GLP-1療法、新型小分子激動劑、多重激動劑,以及新適應癥,展望其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前景。
小藥說藥 - GLP-1,2型糖尿病 - 2025-04-30
脂肪性肝病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肝纖維化的影響
FLD在CHB患者中很常見,且可能加重肝功能損害程度,但可能不會影響肝纖維化進展。未來亟需大規模隊列研究進一步探討FLD對CHB患者病毒學標志物和長期結局的影響。
消化界 - 慢性乙型肝炎,脂肪性肝病 - 2025-04-30
【醉仁心胸】吸入麻醉與丙泊酚麻醉對心臟手術后主要并發癥和死亡率的影響:一項多中心隨機試驗
我們進行了一項大型臨床試驗,即心臟手術中揮發性麻醉與全靜脈麻醉(VIRS)試驗,以測試術中使用吸入麻醉與基于丙泊酚的TIVA相比,是否會影響術后患者結局。
古麻今醉網 - 丙泊酚,吸入麻醉 - 2025-04-30
讀書報告 | Ponsegromab治療癌癥惡液質的3期臨床研究
本研究發現在患有癌癥惡病質且GDF-15水平升高的患者中,使用Ponsegromab抑制GDF-15可使體重增加、總體活動水平提高,并減輕惡病質癥狀,這些發現證實了GDF-15作為惡病質驅動因素的作用
iCombo - 癌癥惡病質,ponsegromab - 2025-04-30
J Ethnopharmacol:犀黃丸通過下調AFP和YAP信號通路抑制原發性肝癌的生長
本文闡明犀黃丸(XHP)治療原發性肝癌(PLC)的有效性和潛在機制。
MedSci原創 - 甲胎蛋白(AFP),原發性肝癌;中醫,犀黃丸,YAP信號 - 2025-04-30
靠吃水果穩住血糖?臨床實測:這類常見水果吃 12 周,血糖、體重、血脂同步改善,并降低炎癥,促進心臟健康
全球糖尿病前期人群占比達 37%,生活方式干預常遇瓶頸。內華達大學研究表明,每日 2.5 份草莓經 28 周干預,可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血脂及炎癥狀態,證實功能性食物的慢性病預防價值。
MedSci原創 - 糖尿病前期,草莓 - 2025-04-30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