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早期節律控制在房顫治療中的短期獲益——EAST-AFNET 4新證據解析
本次事后分析首次明確指出早期節律控制治療在房顫患者中即刻發揮顯著的短期獲益,減低心血管死亡、卒中及心衰惡化風險,且不增加嚴重不良事件發生,體現其安全性。
Eur Heart J 阜外醫院鄭哲課題組揭示內皮旁分泌介導心房纖維化的新機制
研究首次揭示了內皮細胞通過間質激活分泌TGF-β1驅動心房纖維化的分子機制,為靶向內皮細胞治療房顫提供了全新的理論依據和臨床轉化前景。?
Circulation: XI因子抑制劑abelacimab突破出血困境!房顫患者抗凝聯合抗血小板治療出血風險顯著降低
這項研究結果為當前抗凝領域引入了安全性更優的新選擇。
我國學者突破專科壁壘:AI-ECG 實時提醒助力非心臟科醫生,房顫診斷與抗凝治療效率大幅提升
本研究創新性地將高度準確的AI-ECG診斷技術整合進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向非心臟科醫生針對潛在房顫患者發出即時提醒,有效緩解了非專家環境下房顫識別和管理的難題。
J Am Heart Assoc:房顫患者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癡呆風險,一項丹麥全國隊列研究新發現
剔除混雜因素影響后,房顫患者卒中后癡呆的風險并未顯著升高,這與房顫在一般人群中被認為是癡呆獨立因素的觀點形成對比。
J Am Heart Assoc:房顫患者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癡呆風險 —— 全國隊列研究新見解
研究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長期追蹤的全國性隊列研究之一,系統比較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有無房顫后癡呆發生風險。
Eur Heart J:遺傳與運動雙重風險揭示,精英賽艇運動員房顫患病率飆升
盡管精英耐力運動員擁有更佳的心血管風險因子(體脂低、血壓低、無吸煙史比例高),他們的AF患病率大幅上升,提示長期高強度運動不僅僅引起運動心臟重塑,更是AF的重要危險因素。
Eur Heart J-Card Pha: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SGLT2抑制劑預防房顫
SGLT2抑制劑可預防房顫。其保護作用在HFrEF亞組中得到證實,但在招募HFmrEF/HFpEF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中未得到證實,這可能表明在這些疾病下導致房顫的病理生理不同。
房顫導管消融對疾病進展的影響
日前,蒙特利爾心臟研究所的Laurent Macle教授在第25屆心律學大會暨2025年河南省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學學術年會的國際前沿論壇以“房顫導管消融對疾病進展的影響”為做了大會報告。
OCC 2025 | 陳明龍教授:數字醫療在房顫整合管理中的應用
來自江蘇省人民醫院的陳明龍教授以 “數字醫療在房顫整合管理中的應用” 為題進行專題報告,系統闡述了數字技術如何突破傳統醫療邊界,為房顫全周期管理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OCC 2025 | 馬長生教授:房顫治療的爭議與研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馬長生教授圍繞 “房顫治療的爭議與研究” 展開了深入探討,結合多項國際前沿研究,剖析了當前房顫診療領域的熱點爭議及最新進展。
參松養心治療房顫研究入選2024年度“心律失常領域10大研究”
參松養心膠囊組提高了持續性房顫患者的無事件生存率,降低持續性房顫患者射頻消融術后房顫復發7.8%,降低復發風險達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