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16 周多階段隨機試驗揭示少言自閉癥兒童(詞匯 < 20)的個性化干預路徑
Kasari 等人團隊聯合美國四大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統闡述了一種針對 5 至 8 歲少言(功能詞匯〈20)自閉癥兒童的 16 周自適應干預方案的有效性比較。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雙相障礙子代 22 年隨訪揭示雙相障礙發病嚴格限定28歲前,但需警惕中年后抑郁風險
雖然BD新發風險隨年齡下降,但MDD等心境障礙的新發及復發風險并未明顯降低,強調這一人群需長期健康管理。
2025 WHO:從孤獨到社會聯系:規劃通往更健康社會的道路
世衛組織社會聯系委員會的這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報告強調,社會孤立和孤獨現象普遍存在,對健康、福祉和社會產生嚴重但未得到充分認識的影響。
6 個月追蹤研究:ASAP+BRITE 雙干預模式,為青少年自殺出院者筑牢防護網
這項研究為青少年自殺預防打開新的視角,強調了住院治療后關鍵干預的必要性和多模態支持框架的價值。
JAMA子刊:新藥快效抗抑郁,1周癥狀即有所改善!
基于本次研究帶來的具有希望的結果,目前臨床已開展一項3期研究,以更充分地評估azetukalner治療中重度抑郁癥的療效。
綜述|垂體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并發認知障礙及情緒異常研究進展
本文旨在系統性梳理PitNETs各分型患者精神心理異常的流行病學特征、病理機制及臨床管理進展,旨在為早期識別、精準評估和多學科干預提供參考。
2025循證臨床實踐指南:圍產期抑郁癥的預防、篩查和治療
圍產期抑郁癥(PPD)是一種常見的圍產期心理健康障礙。本文收集有關干預措施有效性的最新證據,并為PPD的預防、篩查和治療提供建議。
國際指南更新:精神分裂癥治療應如何進行不同癥狀的精準管理?
《INTEGRATE 指南》歷經 20 個月制定,整合多維度證據,構建全病程標準化治療框架,涵蓋首發干預、耐藥處理、劑量管理等,強調代謝精準管理,每 5 年更新,推動精神分裂癥治療均質化與精準化。
JAMA Pediatr:父親圍產期心理狀況對子女發展的影響
這項系統綜述和元分析研究為我們深入理解父親圍產期心理疾病與子女多領域發展之間的關系提供了重要的證據和視角,對于促進家庭整體健康、優化兒童早期發展具有重要的臨床和公共衛生意義。
綜述|暴食障礙神經心理機制研究進展
本文揭示了暴食障礙的神經生物學機制會影響個體的心理機制,如個體習慣性行為失衡,以及情緒調控功能失調等,心理學方面行為的功能失調又會反過來影響神經生物學方面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