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 阜外醫院鄭哲課題組揭示內皮旁分泌介導心房纖維化的新機制
研究首次揭示了內皮細胞通過間質激活分泌TGF-β1驅動心房纖維化的分子機制,為靶向內皮細胞治療房顫提供了全新的理論依據和臨床轉化前景。?
Circulation: XI因子抑制劑abelacimab突破出血困境!房顫患者抗凝聯合抗血小板治療出血風險顯著降低
這項研究結果為當前抗凝領域引入了安全性更優的新選擇。
我國學者突破專科壁壘:AI-ECG 實時提醒助力非心臟科醫生,房顫診斷與抗凝治療效率大幅提升
本研究創新性地將高度準確的AI-ECG診斷技術整合進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向非心臟科醫生針對潛在房顫患者發出即時提醒,有效緩解了非專家環境下房顫識別和管理的難題。
經胸超聲引導應用生物可降解ASD封堵器成功治療房間隔缺損合并冠狀動脈起源異常
34 歲男性患先天性房間隔缺損,合并冠脈異常,采用超聲引導下生物可降解封堵器介入治療,手術成功,規避了傳統金屬封堵器風險。
Circ Res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蔡軍教授團隊揭示GPR146通過PIEZO1調節血壓和血管重塑
該研究聚焦高血壓的本質力學特征—垂直于血管壁的靜水壓升高,首次篩選并揭示了一個新的靜水壓敏感型受體GPR146在血壓調節中的作用及機制。
心衰INTERMACS分級:超詳細圖解介紹
INTERMACS(機械輔助循環支持機構間登記系統)分級是評估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重要工具,共分為7個級別,幫助醫生決定最佳治療方案,如左心室輔助裝置(LVAD)植入時機。
Hypertension 程俊/蒲祥元/徐清波團隊闡明CD34+細胞IKCa通道在高血壓內皮修復中的作用機理
該研究揭示了非骨髓來源的CD34+干細胞在高血壓誘導的動脈內皮損傷修復中的關鍵作用,并闡明了其機制。
CGP述評 | 我國規范化管理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及影響因素研究的現狀、挑戰與未來展望
本文對未來的研究提出了相關建議,包括統一血壓控制的評判標準,增加對規范化管理患者的研究;拓展研究視角,深入探討多層面因素對血壓控制的影響;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推動高血壓患者精準化管理的研究等。
Circulation:我國開展的ASSIST項目縮小地域之間先天性心臟病診療差距
ASSIST項目不僅顯著降低了低資源地區患者的死亡率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發病率,還提高了患者診療的及時性和復雜病例的手術能力,實現了技術和服務能力的結構性提升。
European Heart Journal:基于超聲心動圖的 AI 模型實現心臟淀粉樣變性快速精準篩查,性能優于傳統評分
AI模型不僅具備臨床可行性,能極大提升基層診斷能力,降低過度診斷與漏診風險,還能優化稀有病診療流程,避免患者因診斷艱難而錯失有效治療時機。
European Heart Journal | 首發心肌梗死:癥狀、風險因素及預防治療現狀
本研究全面展示了首次MI患者在發病前的風險因素、臨床癥狀、醫療隨訪和預防治療的真實世界現狀,凸顯當前冠心病一級預防策略的不足。
Nat Commun/APSB 重慶醫科大學胡文全、中科大段亞君等課題組合作揭示代謝和心血管疾病調控的新靶點和新藥物
研究闡明 ACSS2 - 鐵代謝軸保護酒精性肝損傷,及新型 AMPK 激動劑抗高膽固醇血癥和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為相關疾病提供新靶點和藥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