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醫學技術的應用已經改變了許多與血液惡性腫瘤分子影像學和治療相關的臨床情況的護理標準。本文主要針對血液學腫瘤分子影像學和治療提供臨時指導。
2022-11-19
約有20%-40%的經皮乳腺活檢患者隨后接受乳腺手術,了解良性(包括高危)疾病或者乳腺癌病史患者的影像學知識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介紹了乳腺手術后的適應性影像學檢查。
2022-07-05
人工智能(AI)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影像數據分析更加精準,由此對大數據的規范化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準確標注是實現數據信息價值最大化的重要前提,直接影響AI模型的應用效能。目前AI技術已在顱內動脈瘤檢出及
2021年12月,世界神經外科聯盟(WFNS)發布了胸腰椎骨折的分類和影像學診斷建議。主要目的是提供胸腰椎骨折的分類和影像學診斷建議,為臨床實踐提供管理決策指導。
2021-04-13
探討結節性硬化癥的臨床特征與影像學診斷價值。結節性硬化癥臨床表現復雜多變,伴多器官受累并具有一定的影像學特征。熟悉各系統病變的特征及影像學表現,有助于臨床診斷更加簡明和精確。?
2020年5月,歐洲核醫學協會(EANM)聯合核醫學和分子影像學學會(SNMMI)共同發布了帕金森綜合征多巴胺能影像檢查指南,主要目的是為核醫學從業者在帕金森綜合征患者多巴胺能影像學檢查方面提供指導。
2019年6月,國際骨髓瘤工作組(IMWG)發布了單克隆漿細胞疾病的影像學檢查共識建議,多發性骨髓瘤治療方法的不斷進展增加了對該并精確診斷的必要性,骨和骨髓損傷的檢測在多發性骨髓瘤的管理中非常重要,IMWG制定了優化疾病不同階段的影像學檢查指南。
2019-01-20
為了進一步規范器官移植超聲影像學的診斷和治療,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組織器官移植專家和超聲影像學專家,總結器官移植超聲影像學的國內外最新進展,結合臨床實踐,制定了包括設備準備及圖像調整規范,肝臟移植、腎臟移植、胰腺移植、心臟移植的超聲診療技術規范,超聲介入治療技術規范等一系列器官移植超聲影像學診療技術規范(2019 版)。
2018-07-30
影像導引肝臟惡性腫瘤多模態消融治療是以醫學影像技術為導引, 在冷凍消融與熱消融交替轉換過程中,通過對病灶區溫度精準控制和消融過程定量規劃,徹底破壞原位腫瘤細胞及其循環系統,同時最大程度釋放活性腫瘤抗原,從而達到控制肝臟惡性腫瘤復發轉移的目的。為規范肝臟惡性腫瘤多模態消融治療技術操作,便于不同層級醫院開展實施,確保醫療安全和臨床療效,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介入學專業委員會和上海市抗癌協會實體腫瘤聚焦診療專
2017-10-30
為了滿足臨床應用和診斷技術的規范化需求,在參考上述穩定性冠心病相關指南的基礎上,國內心血管病專家及影像學專家共同起草制定了穩定性冠心病無創影像檢查路徑專家共識,幫助心血管專業醫師根據患者臨床特點合理應用各項無創影像檢查技術,在穩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診斷、風險評估、指導個體化治療方案的制定以及療效評價方面充分實現其臨床價值。
咳嗽是最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整理近期更新的CHEST慢性咳嗽指南中的兒科部分,未全科以及專科醫生再評估和管理慢性咳嗽兒童患者時提供指導。
2023-01-19
為進一步規范藥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認證和監督管理工作,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修訂了《藥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管理辦法》,現予發布。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