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30
顱頸交界區畸形致殘率高,可危及生命。致病原因在于延頸髓受壓和顱頸間不穩定,既有先天胚胎發育因素,又有后天病理生理學及生物力學改變的影響。在許多情況下多種畸形同時共存,表現形式多樣,解剖變異復雜,給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帶來困難,一直是國際脊柱神經外科學界的難題。 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和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基于廣大國內專家的臨床經驗,借鑒國外文獻,制定此診療共識。

2024-08-15
國際血管聯盟中國分部護理專業委員會組織國內血管外科及相關領域醫護專家共同制訂《腹主動脈瘤臨床護理規范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以期為AAA的規范護理提供參考依據。
2018-09-03
2018年9月,歐洲疝學會(EHS)發布了腹壁開放或腹臟內傷的管理指南,主要目的是針對成人腹壁開放和腹臟內傷的管理提出指導意見。
2020-09-07
皮質發育畸形(MCDs)是一類以先天性大腦皮質發育異常為主的疾病,臨床上多數有癲癇發作和不同程度的智力運動發育落后。本文主要針對MCDs的診斷檢查提供專家共識指導。
2019-05-30
耳廓畸形若不能在出生后早期進行矯正,則常需5、6歲以后手術治療,存在術后感染、血腫、二次修復手術等風險,且術后效果多不如耳模矯正技術的效果。耳廓矯形器矯正新生兒耳廓畸形療效確切,近年隨著新一代矯形器的廣泛應用,耳模矯形技術矯正逐漸獲得重視,越來越多的醫生開展了相關治療工作。為進一步推進耳廓畸形耳模矯正技術在國內的規范化應用,我們組織國內相關領域的數十位專家對耳廓畸形耳模矯正技術進行了廣泛討論,反復
2016-04-30
血管瘤和脈管畸形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 版)主要包括6大部分內容分別為: 第一部分血管瘤和脈管畸形的分類(ISSVA 2014 版) 第二部分血管瘤和脈管畸形的發病機制 第三部分血管源性腫瘤的診斷和治療 第四部分脈管畸形的診斷和治療 第五部分血管瘤與脈管畸形相關綜合征 第六部分眶內血管瘤和脈管畸形的診斷和治療
2022-05-01
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是目前我國外科治療門靜脈高壓癥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出血最為常用的手術方式,其通過阻斷門奇靜脈間的反常血流,達到控制出血的目的。長期的外科實踐證明,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癥食
2025-06-20
應結合臨床情境、個人病情和專業意見,選擇最佳證據,進行臨床轉換及決策,以期建立適合我國本土化小兒脊柱裂膀胱功能障礙全生命周期康復護理方案,為本土臨床循證提供參考依據及理論指導。
2022-10-20
納入本研究相關最佳證據并結合不同科室自身特點,進行更多實踐探索及科學研究以豐富我國初產婦會陰損傷預防與修復護理及助產領域相關證據。?
2021-02-15
針對飛行人員峽部裂患者的影像診斷和醫學鑒定標準進行探討和修訂,并提出建議案,旨在對腰椎峽部裂進行更精準的醫學鑒定和保證飛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