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SA-AKI的預后是具有挑戰性的,因為患者可能出現臨床或亞臨床AKI。早期識別有AKI風險或進展為嚴重和/或持續性AKI的患者,對于及時啟動適當的支持措施至關重要,包括限制對腎臟的進一步侮辱。
心臟手術后疼痛普遍存在,本文主要針對兒童心臟手術后常規疼痛的管理提供指導建議。內容涉及疼痛評估、術前和術中考慮,局部麻醉、藥物治療以及非藥物治療等。
2022-08-02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常見急癥,須快速診斷評估和緊急搶救治療。絕大多數AHF患者不僅是在急診科首診和救治,且需在急診科“全程化管理”。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急診醫學分會協
2022-05-1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急診科常見的疾病,也是易導致器官功能障礙和病死率較高的疾病之一。急性胰腺炎被定義為因胰酶異常激活對胰腺自身及周圍器官產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以胰
2021-12-18
群體性化學傷害具有突發性、危重性、污染性的特點,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由于處置經驗不足,救治流程不完善,救治設備缺乏,臨床救治難度大。醫療機構如何進行有效、高效的院內救治,特別是對不同中毒途
2022-06-15
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 CA)復蘇后,患者常由于一過性心肌功能障礙而導致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出現低血壓或微循環障礙,器官長時間低灌注合并缺血-再灌注損傷,最終導致患者死于全身多器官衰竭
2016-06-30
新世紀以來,腹腔鏡技術借助其微創優勢,在腹部鈍性傷和刺傷中應用愈來愈多,達13%~49%。但由于存在誤診率高、無法探查腹膜后臟器損傷和氣腹并發癥,以及缺乏大樣本的循證醫學證據、尚未建立相關關鍵技術體系等原因,與腹部疾病相比,其在腹部創傷患者中的應用顯著滯后。有鑒于此,基于國家衛計委2013年批準了衛生行業科研專項“胸腹部創傷腔鏡診療技術體系的建立與推廣應用”(201302016),中華醫學會創傷學
2014-02-28
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創傷急救與多發傷學組于2010 年1 月在《創傷外科雜志》上發布了“多發傷病歷與診斷專家共識意見”,經過兩年半的應用,收集反饋意見,又組織多次專家討論,現發布2013 版,供同道參考。
2022-02-09
2020年日本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管理臨床實踐指南(J-SSCG 2020)是日本重癥監護學會和日本急診醫學協會聯合對J-SSCG 2016的修訂更新,于2020年9月首次發布,2021年2月再次發布。
2022-07-10
檢索并評價四肢創傷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管理的相關證據,教育培訓、疼痛評估、固定、非藥物止痛、藥物止痛、健康教育6個方面總結了31條證據,可為護理人員管理四肢創傷骨折患者的急性疼痛提供循證依據。?
本文是對2015年兒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診斷和治療指南的更新,最終提出了146項建議和聲明,以指導兒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診斷和管理。
2022-12-09
腸外營養在臨床營養支持治療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是長期無法經口進食或經口進食不足患者的主要營養治療途徑。對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包括腫瘤患者,尤其是短腸綜合征患者來說,家庭腸外營養方案的推進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生
2022-10-09
外周中心靜脈導管(PICC)對于腫瘤患者腸外營養治療及化療十分重要。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業委員會按照循證醫學原則,以當前最佳證據為依據,制訂并于2021年7月發布了《中國成年患者營養治療通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