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5
疝修補是普通外科常見的手術之一。LeBlanc和Booth于1993年首先介紹腹腔鏡腹壁疝修補術(laparoscopic ventral hernia repair, LVHR)[1]。與開放腹壁疝
2017-11-20
為了推廣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理念、規范手術操作流程、推動學科發展,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疝和腹壁外科學組、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腹腔鏡與內鏡外科學組、大中華腔鏡疝外科學院對2013 年制定的《腹股溝疝腹腔鏡手術的規范化操作指南》予以修訂。本次修訂在原版本的基礎上,參照國內外最新的技術進展和相關指南,結合國內專家的臨床經驗和具體國情,進行了深入討論并廣泛聽取意見,不斷修訂和完善,于2017-03-18 在

2023-05-22
本文主要針對腹壁疝的腹腔鏡治療相關的4個PICO問題提出了15條推薦意見。涉及腹腔鏡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微創治療技術以及神經阻滯和麻醉技術。
2021-09-20
腹壁重建(AWR)是一個快速發展的亞專業化領域,短期隨訪中,通過中線剖腹手術后腹壁切口疝(AWH)的發生率為20%-41%。
2017-11-30
腹壁疝修補的目標是解除病人的癥狀和( 或)治愈疝本身。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生開展腹腔鏡腹壁疝修補術,但是選擇開放手術還是腹腔鏡手術治療腹壁疝仍有爭議。該指南旨在為外科醫生開展腹腔鏡腹壁疝修補術時,在病人的選擇、手術技術以及術后處理方面提供幫助。
2016年7月,美國胃腸內鏡外科醫師學會(SAGES)發布了腹腔鏡腹壁疝修復術指南,指南主要包括以下4個方面:1.腹腔鏡與開腹手術;2.術前注意事項;3.操作技術;4.術后管理。針對這些方面共推出了31條指南。
2017-02-08
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及生活習慣的改變,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和食管胃交界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的發病率均有明顯上升趨勢,3種疾病共同特點是發生于食管胃交界部位,且必須依靠充分的臨床信
2020-01-09
2020年1月,歐洲疝學會(EHS)聯合美國疝學會(AHS)共同發布了臍疝和上腹疝的治療指南,臍疝和上腹疝的治療修補術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手術,其并發癥發生率低。本文作為第一步歐美聯合治療指南,主要針對臍疝和上腹疝的治療提出指導建議。
2017-11-13
2017年11月,歐洲疝學會(EHS)發布了造口旁疝的預防和治療指南,指南主要聲明內容涉及造口旁疝的發病率,分類,診斷,患者觀察,預防和管理措施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