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2009年,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USPSTF)建議對50-74歲的女性進行兩年一次的乳房X光檢查,并為40-49歲的女性分擔乳腺癌篩查的決策。我們評估了2009年推薦后乳房X線檢查間隔的變化。材料和方法:我們對40-74歲的女性進行了前瞻性隊列研究,使用乳腺癌監視聯盟的數據在2006年至2012年間接受了821,052例乳腺X線檢查。我們比較了篩選間隔和分層間隔的變化,基于間期結束時的乳房X
2017-02-04
中華預防醫學會婦女保健分會乳腺學組組織專家對全球相關領域循證醫學證據進行了系統回顧,結合中國乳腺癌患者的特點,制定了本指南,針對乳腺癌患者在無病生存期和疾病穩定期的長期生存問題,提出乳腺癌患者日常生活的建議和推薦,為醫務人員、衛生服務人員、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指導。本指南的意見和建議有助于乳腺癌患者形成健康膳食習慣、體育鍛煉習慣及達到和保持正常體重,以促進整體健康狀態,改善預后,有質量地長期生存
2017-01-30
2015 年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徐兵河教授牽頭,聯合國內知名乳腺專家,結合現有的相關臨床試驗數據和專家的經驗,并根據中國乳腺癌患者的特點,制訂了第1個《中國晚期乳腺癌診治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對臨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2016進行了修訂],但是,由于ABC 領域的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不多,仍有不少問題需要探討。現就《共識》中一些突出問題做進一步的探討。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2017-01-20
雌激素可影響脂蛋白類型和血脂水平,對于心血管系統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絕經后乳腺癌患者因生理和藥物的雙重作用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罹患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接受內分泌治療的絕經后乳腺癌患者需要嚴格的血脂管理。中國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多學科管理血脂異常管理共識專家組深入探討絕經后早期乳腺癌患者血脂異常的管理,形成了絕經后早期乳腺癌患者血脂異常管理的中國專家共識,明確了血脂干預目標和措施,以期有效地
2016-11-01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CACA-CBCS,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Committee of Breast Cancer Society)
基于當前國際指南針對SERM類藥物應用規范的建議,同時結合我國臨床用藥現狀,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協同心血管、婦科及肝病多學科領域專家共同討論制定“早期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應用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類藥物輔助治療的長期管理中國專家共識",旨在規范早期乳腺癌患者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類藥物不良反應安全性的綜合管理,以提高患者依從性。
2016-11-01
可觸及的乳腺腫塊是乳腺癌最常見的一種臨床表現,本文是對2013年指南的更新,主要內容包括乳腺X線檢查,超聲檢查,MRI,以及核醫學檢查等。
2016-10-09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召集了國內乳腺癌治療領域的臨床專家,基于一些新的循證醫學數據(如TEXT和SOFT研究),共同商討制定了《中國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16年版)》,該共識為規范和優化OFS在早期絕經前乳腺癌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提供了指導意見。
2016-10-09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CACA-CBCS,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Committee of Breast Cancer Society)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召集了國內乳腺癌治療領域的臨床專家,基于一些新的循證醫學數據(如TEXT和SOFT研究),共同商討制定了《中國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16年版)》,該共識為規范和優化OFS在早期絕經前乳腺癌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提供了指導意見。
2016年6月,歐洲女性與男性更年期協會(EMAS)發布了乳腺癌患者骨質疏松的管理的立場聲明,芳香化酶抑制劑是絕經后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藥物,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綜合早期乳腺癌患者抗骨折治療的臨床試驗結果并對乳腺癌患者骨質疏松管理的當前指南進行討論。主要內容包括:輔助內分泌治療導致骨質疏松的預防,抗骨吸收藥物的應用,當前乳腺癌患者骨質疏松管理指南。
2016年9月,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發布了BRCA突變攜帶者以及其他乳腺/卵巢遺傳性癌癥綜合征的預防和篩查指南,指南主要聚焦攜帶基因BRCA1/2突變個體的癌癥篩查和預防。指南主要內容包括發病率和流行病學,BRCA基因突變的咨詢和隨訪,乳腺癌、卵巢癌風險的降低,BRCA基因突變的篩查等。
2016-07-04
2016年,在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的倡導下,國內乳腺癌病理和影像診斷、治療方面的專家對國內外晚期乳腺癌治療的研究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和討論,經過反復討論和多次修改,制訂出《中國晚期乳腺癌臨床診療專家共識2016》。需要強調的是,本共識是供中國范圍內應用的診療建議,而各個地區可能需要根據現代腫瘤學的基本原則進行必要的調整,即結合晚期疾病的特殊性和每位患者的個體差異予以多學科、個體化的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