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國際心肺移植協會(ISHLT)發布了HCV感染器官供體在心胸移植中的應用共識聲明,由于成功治療HCV療法的出現,使心肺移植屆重新探索HCV陽性供體在器官移植中的應用,本文主要針對這一內
2020-04-15
2020年4月,美國胸科學會(ATS)發布了結節病的診斷和檢測指南,結節病的診斷并不是規范化的,而是基于三大標準:一致的臨床表現 ,一個或多個組織樣本中發現非壞死性肉芽腫性炎癥,排除其他肉芽腫性疾病原
鑒于復方傷痛膠囊臨床應用的科室、病種、地域、受眾廣泛,為明確復方傷痛膠囊臨床應用的優勢病種、使用方法、提高用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共識針對全國9 省15 個城市105 位臨床醫生( 含社區、一、二、三
2020-03-10
主動脈瓣狹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S)是一種左室流出道梗阻性病變,發生率為 0.03~0.34/1 000 存活新生兒,占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 3%~5%。AS 約占左室流出道
2020-02-20
肺動脈閉鎖合并室間隔缺損(pulmonary atresia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PA/VSD)是一類較為復雜的先天性心臟畸形。據報道 1 000 位活產嬰兒中有 0.07 例患有 PA/VSD,約占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 1%~2%。其不同類型各具特點,診斷和治療方法尚不完全統一,治療效果參差不齊。國內病例中大齡患兒比例高,其它社會因素也增加了該病治療的復雜
2020-02-20
2019年12月,中國確診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疫情發展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對于肺部發現占位性病變患者的整體診療流程也因疫情而不能常規開展。對于胸外科醫生而言,外科手術的介入時機需要慎重選擇。全國的胸外科同道應根據疫情的改變及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認識的不斷更新共同制定診治流程和路徑。在此,我們僅依據自己的認識提出初步建議,以供參考和進一步討論。
2020-02-12
自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發生2019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以來,截至2020年2月10日,確診病例已超過4萬例,其中僅湖北省就有近3萬例,且尚未看到拐點。鑒于COVID-19肆虐期
2020-02-10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CABG)是治療冠心病常見的血運重建手段。CABG 后心臟康復是一項綜合的、整體的全程醫療管理模式,包括運動治療、二級預防用藥、營養支持、心理管理、戒煙等方面,CABG 后規范的心臟康復對于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患者運動能力和生活質量以及預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因此,為了促進我國CABG 后心臟康復的規范化發展,國家心血管病中心、CABG 后心臟康復專家共識編寫委員
2020-01-03
加速康復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最早由丹麥學者 Kehlet 提出,旨在通過多學科、多模式的圍術期干預措施,減輕手術應激反應,減少術后并發癥。ERAS 最早應用于結直腸外科,鑒于其可以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節省醫療資源,目前已擴展至骨科、婦科、泌尿外科及心胸外科等多個領域。2019 年 5 月,歐洲 ERAS 協會首次發布了《心臟手術圍術期監
縱隔是指左右兩側胸膜間隙及其內器官、結構和結締組織的總稱。縱隔腫瘤是縱隔內組織結構腫瘤性改變的統稱,分為良性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如縱隔異位甲狀腺、胸腺增生、縱隔囊腫、成熟性畸胎瘤、神經源性腫瘤等,惡性腫瘤如惡性胸腺瘤、胸腺癌、淋巴瘤、惡性神經源性腫瘤、生殖細胞腫瘤、縱隔內轉移瘤等。縱隔空間狹小,結構復雜,組織來源多樣,周圍鄰近大血管及心臟等重要臟器,目前治療原則為仍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傳統開放性
2019-12-23
目前國內外已存在多種三維重建工具,在肝膽胰腺疾病中的應用已有相關專家共識。為了規范肺結節臨床診治中三維可視化技術的應用,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胸外科專業委員會、中國胸外科肺癌聯盟、浙江省醫學會胸外科學分會、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肺癌預防與控制分會聯合發起并制定相關共識。
2019年12月,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USPSTF)發布了腹主動脈瘤的篩查建議聲明,腹主動脈瘤(AAA)通常定義為直徑≥3cm的主動脈擴大,本文是對2014年USPSTF建議的更新。USPSTF專家組建議65-75歲男性吸煙人群進行1次超聲篩查AAA。對于無吸煙史的65歲-75歲的男性人群有選擇性地進行篩查。
2019-12-10
大動脈調轉術(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是通過兩大動脈位置相互調換和冠狀動脈移栽(coronary transfer),主動脈重新連接至左心室,肺動脈連接至右心室,從而使心室與大動脈正常連接,是大動脈轉位(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TGA)的首選術式,也可應用于部分心室大動脈連接異常先心病,如心室雙出口等疾病中的某些特
2019-12-10
術前肺功能評估的目的:使用無創或者微創的方法,準確評估患者肺功能,預測患者接受根治性手術后,圍術期并發癥的風險及遠期生存風險,為外科手術切除范圍決策提供依據。根據評估結果,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從而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提高遠期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