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小結節,進展為腫瘤需要多久?
44 歲非吸煙男性體檢發現右肺 5mm 結節,因中央空泡征和血管進入特征,隨訪 6 個月后手術切除,病理確診為浸潤性肺腺癌,提示需關注肺結節高危特征并及時隨訪。
MedSci原創 - 肺結節,浸潤性肺腺癌 - 2025-06-30
血腦屏障的組成及臨床意義
血腦屏障(BBB)由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等構成,具保護中樞神經系統等功能,其破壞與腦腫瘤等疾病相關;中樞神經系統炎癥分三類;軸突運輸包括快速順行、逆行及慢速順行運輸。
疼痛康復研究 - 血腦屏障,中樞神經系統炎癥 - 2025-06-30
JAMA Netw Open:人工智能輔助MRI識別前列腺癌的臨床價值
AI支持不僅提升了總體診斷性能,尤其在靈敏度和特異性兩方面同步優化,還能縮小不同經驗醫師之間的表現差距,助推診斷均質化。
MedSci原創 - 前列腺癌 - 2025-06-30
N Engl J Med:多基因風險評分輔助篩查前列腺癌:精準篩查新策略初顯成效
BARCODE1為前列腺癌精準篩查策略提供了寶貴臨床循證基礎,推動基于遺傳風險的篩查工具向臨床轉化,同時也為降低過度診斷與治療奠定了基礎。
MedSci原創 - 前列腺癌 - 2025-06-30
了解神經腫瘤微環境
外周神經系統(PNS)與腫瘤微環境(TME)相互作用,通過神經侵犯、分泌神經遞質等促進腫瘤進展。神經密度可作為腫瘤標志物,靶向 PNS 相關信號通路(如腎上腺素能、膽堿能等)為癌癥治療提供新方向。
小藥說藥 - 腫瘤微環境,外周神經系統 - 2025-06-29
Nature:癌細胞的“魔鬼交易”:從神經元“竊取”能量工廠,開啟致命遠征
《Nature》研究發現,神經元可通過隧道納米管向癌細胞轉移線粒體,增強其能量代謝、干性及抗應激能力,促進癌癥轉移,尤其在腦轉移灶中富集。該發現為阻斷癌癥轉移提供新靶點。
生物探索 - 癌癥轉移,線粒體轉移 - 2025-06-29
Hepatology:天津醫科大學余鷹等團隊研究發現前列腺素D2DP1軸通過小鼠庫普弗細胞分泌Wnt2促進肝臟再生
該研究通過建立小鼠三分之二部分肝切除(70% PH)、大范圍肝切除(85%切除)以及四氯化碳誘導的慢性損傷模型,探究肝臟再生機制。
iNature - 肝臟再生,前列腺素 - 2025-06-29
王劍杰教授:給抗腫瘤藥物裝上“核動力”,讓腫瘤細胞無所遁形
【醫悅匯】科普ONCO欄目特別邀請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王劍杰教授詳細解讀核醫學在腫瘤領域的應用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
醫悅匯 - PET/CT,核醫學 - 2025-06-27
氣管插管失敗下的藥物逆轉急救方法
氣管插管失敗且無法通氣時,可通過舒更葡糖鈉等藥物逆轉肌松、鎮靜及鎮痛作用,操作需聯合用藥、調整劑量并輔以通氣措施,無效時需行環甲膜穿刺等替代方案。
麻醉MedicalGroup - 氣管插管失敗,藥物逆轉 - 2025-06-26
PNAS:北京基礎醫學研究所團隊研究報告了髓系RACK1缺失導致成熟AMs稀缺和肺泡蛋白沉積癥
該研究報告了髓系RACK1缺失導致成熟AMs稀缺和肺泡蛋白沉積癥。
iNature - RACK1,肺泡蛋白沉積癥 - 2025-06-25
Eur Urol Open Sci:精準診斷新突破,瑞典兩地前列腺癌篩查中MRI中央復核提升診斷準確率
這項研究精彩揭示了去中心化前列腺癌篩查體系中,MRI圖像評估的“瓶頸”問題以及中央復核的重要價值。
MedSci原創 - MRI,篩查,前列腺癌 - 2025-06-24
怎么降低重癥患者過高的CVP?
本報告全面綜述了這些影響因素,并結合觀察性研究、專家指南和先進監測技術,概述了基于循證醫學的降 CVP 策略。
重癥醫學 - 中心靜脈壓,CVP - 2025-06-22
IL-7/IL-7R的生物學及其靶向治療的研究進展
IL-7 是由 IL7 基因編碼的分泌蛋白,其與受體 IL-7R 構成的信號通路在淋巴系統發育、免疫穩態調控中至關重要,異常時可引發自身免疫病、腫瘤等,靶向該通路的藥物已進入臨床試驗。
小藥說藥 - IL-7,IL-7R - 2025-06-21
【產麻新譚】產時發熱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對新生兒結局有何影響?
該研究探討了產熱嚴重程度與新生兒發病率之間的關系,并評估了達到產時最高體溫與分娩之間的時間間隔是否增加新生兒發病率的風險。
古麻今醉網 - 新生兒,產時發熱 - 2025-06-21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