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腸道“造物”,血管“遭殃”:研究揭示血脂不高,血管為何還會堵
研究發現腸道菌群代謝物 ImP 通過激活免疫炎癥驅動動脈粥樣硬化,是獨立風險因素,靶向其受體或成新療法。
生物探索 - 動脈粥樣硬化,腸道菌群 - 2025-07-25
【AJH】蕈樣肉芽腫、Sézary綜合征、皮膚B細胞淋巴瘤的診斷、風險分層和治療(2025更新)
近日《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發表綜述,闡述了蕈樣肉芽腫、Sézary綜合征、皮膚B細胞淋巴瘤的診斷、風險分層和治療,現翻譯整理供參考,共約1.9萬字。
聊聊血液 - 原發性皮膚淋巴瘤 - 2025-07-19
【協和醫學雜志】STAR指南術語體系(二):臨床問題確定、證據檢索與評價、推薦意見形成
本文作為該系列第二篇文章,將承接前文,重點圍繞指南臨床問題確定、證據檢索與評價、推薦意見形成階段的相關指南術語進行系統歸納與闡釋。
協和醫學雜志 - STAR指南,術語體系 - 2025-07-18
震撼突破!湖北中醫藥大學發布:甘麥大棗湯多靶點調節,從腸道到大腦,全方位改善 CUMS 小鼠抑郁樣狀態!
近期,一項研究在探討 GMDZ 是否通過調節腸道菌群 - 代謝 - 炎癥軸來發揮抗抑郁作用,為揭示GMDZ?抗炎和治療作用的分子機制提供了深入的見解。
MedSci原創 - 抑郁癥,甘麥大棗湯 - 2025-07-07
Nature:不吸“煙”也得肺癌?元兇不止二手煙,DNA里的“犯罪現場”全記錄
國際研究通過分析 871 名不吸煙肺癌患者基因組,發現東西方驅動基因突變不同,馬兜鈴酸、空氣污染是誘因,二手煙直接致癌證據不足。
生物探索 - 基因突變,馬兜鈴酸 - 2025-07-06
【論腫道麻】Nature Review Cancer 超越遺傳學:腫瘤微環境驅動癌癥
作者著重闡述某些致癌基因如何引發干細胞與其環境的雙向溝通障礙,這種障礙非遺傳地重新布局下游事件,傾向于組織形態發生過程。
古麻今醉網 - 癌癥,腫瘤微環境 - 2025-07-03
Nature:驚天“內幕”:你腸道里的“叛軍”,竟是大腦炎癥的幕后黑手?
研究發現,腸道炎癥可促使分節絲狀菌特異性CD4T細胞因“分子模擬”誤認大腦自身蛋白,經β7整合素依賴路徑遷移至大腦,通過IL-23R和GM-CSF雙重機制激活小膠質細胞,引發神經炎癥。
生物探索 - 腸道炎癥,腸-腦軸 - 2025-06-27
Gastroenterology:MEK抑制劑治療胃癌前病變的安全性與療效探索
本項研究為MEK抑制劑治療胃癌前病變提供了臨床初步證據,打破了以往胃癌前病變無藥物可逆轉的局限。
MedSci原創 - MEK抑制劑 - 2025-06-27
每一口外賣、瓶裝水都在傷肝、傷腦!多項研究:微塑料會影響血糖,損害多器官功能,引發肝中毒;且能侵入大腦,誘發帕金森病!
真是防不勝防啊
MedSci原創 - 帕金森病,微塑料,納米塑料 - 2025-06-25
CGP專家共識 | 臨床實踐技能虛擬仿真應用技術體系標準專家共識
本《共識》是在充分學習借鑒醫學虛擬仿真培訓相關標準、指南、共識及臨床研究成果,征求和綜合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編制形成的,為醫學院校、醫療機構或培訓機構開展臨床實踐技能虛擬仿真培訓考核工作提供參考借鑒。
中國全科醫學雜志 - 專家共識,虛擬仿真技術 - 2025-06-21
你愛炫砂糖橘嗎?研究表明:無論吃還是聞柑橘類水果,都對身體有利!吃柑橘可以起到抗抑郁的作用,而聞柑橘味則能提升認知功能
炫橘子的理由又有了!
MedSci原創 - 腸道菌群,柑橘,SAM1 - 2025-06-16
JEM:腸道淋巴血管根據引流區域功能差異化,蛔蟲感染改變其形態與功能
淋巴內皮細胞的轉錄組分析揭示了沿胃腸道的梯度性基因表達及感染引發的免疫和血管生成反應,提示淋巴血管的適應性與可塑性。
MedSci原創 - 蛔蟲,蛔蟲病,腸道淋巴血管,小腸淋巴系統 - 2025-06-14
Gut Microbes:L-絲氨酸助力產生大腸桿菌促進結直腸癌的致癌效應新機制解析
一項最新發表在權威期刊《Gut Microbes》上的研究揭示,腸道致癌大腸桿菌(colibact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簡稱CoPEC)通過重新編程腸上皮細胞的代
MedSci原創 - 結直腸癌,L-絲氨酸 - 2025-06-13
【協和醫學雜志】口腔菌群與兒童生長發育
針對兒童群體,基于口腔菌群的主動健康干預已展現出一定的應用潛力,本文就口腔菌群對兒童生長發育的影響展開綜述,并列舉了相關主動健康策略,旨在為兒童健康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協和醫學雜志 - 口腔菌群,兒童生長發育 - 2025-06-06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4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