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高燒只是開始?6歲女孩突發意識不清、抽搐十余次,幕后真兇指向…...
本例患兒在早期診斷后即進行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抗病毒治療,在明確急性壞死性腦病診斷后積極轉入ICU給予呼吸支持,序貫抗病毒、抗感染、甲潑尼龍抗炎、丙種球蛋白免疫支持治療,預后較好。
感染前沿 - 甲型流感,急性壞死性腦病 - 2025-07-14
腦脊液查不出癌細胞,別愁!腦膜轉移肺癌患者腦脊液cfDNA照樣能找準基因突變,評估耐藥機制和培美曲塞療效
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腦脊液cfDNA的基因組譜,以探討其在識別靶向治療耐藥機制、預測鞘內注射培美曲塞療效以及影響生存結局方面的能力。
蘇州繪真醫學 - 非小細胞肺癌,腦膜轉移 - 2025-07-12
繪真約大咖 | 趙樂教授:肺癌罕見突變靶向治療新進展與指南更新
相對于傳統化療方案,靶向治療顯著提高了部分攜帶有敏感突變晚期NSCLC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時間(PFS)和總生存時間(OS),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蘇州繪真醫學 - 肺癌,BRAF V600E突變 - 2025-07-11
【麻案精析】剖宮產腰麻平面過高→心動過緩→應用格隆溴銨:1例驚險的反向Takotsubo心肌病
一例來自澳大利亞的罕見圍產期反向Takotsubo心肌病病例,認為其病因與擇期剖宮產術中因心動過緩應用格隆溴銨有關,同時存在顯著的心理應激因素。
古麻今醉網 - 剖宮產,takotsubo心肌病 - 2025-06-30
坤泰膠囊改善DOR/POR患者卵巢功能和體外受精結局的Meta分析
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對坤泰膠囊改善DOR或POR患者的卵巢儲備功能和IVF妊娠結局的療效進行系統評價,以期為行IVF治療的DOR或POR患者的臨床決策提供更多的循證醫學依據。
生殖醫學論壇 - 坤泰膠囊,DOR/POR - 2025-06-25
【期刊導讀】病例發表:低齡慢乙肝肝硬化患兒經聚乙二醇干擾素α治療獲HBsAg血清學轉換且HBsAb高水平
8 月齡慢乙肝肝硬化女嬰經階梯式個體化治療(拉米夫定→干擾素聯合核苷類似物→聚乙二醇干擾素 α-2b 聯合恩替卡韋),實現 HBsAg 血清學轉換且持久維持,為低齡患兒治療提供參考。
雨露肝霖 - 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 - 2025-06-25
論文解讀│老藥“西羅莫司”再添新用途——膽鹽輸出泵缺陷病治療案例啟示
中山大學團隊報告 1 例 ABCB11 基因復合雜合突變的 PFIC2 患者,經西羅莫司治療后膽紅素顯著下降,癥狀緩解,提示西羅莫司或可改善 ABCB11 突變患者的膽汁排泄。
Genes and Diseases - 膽鹽輸出泵(BSEP)缺陷,家族性肝內膽汁淤積癥 - 2025-06-25
髖關節總是 “咔噠” 響?一文讀懂彈響髖的類型、原因與應對策略
彈響髖分外部、內部和關節內型,外部型最常見,可通過體格檢查和影像學診斷,保守治療為主,包括休息、拉伸訓練等,保守無效需手術。
疼痛康復研究 - 保守治療,彈響髖 - 2025-06-24
DNA甲基化分類輔助成人和兒童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精準診斷和亞型細化,部分修改初始診斷和WHO分級
本研究證實DNA甲基化分類為CNS腫瘤的診斷提供了重要的附加價值,尤其是在兒科病例中。
蘇州繪真醫學 -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DNA甲基化 - 2025-06-22
重筑心路,重獲“心”生 ——冠狀動脈搭橋術后心臟康復病例
30 歲女性因冠狀動脈瘤行冠脈搭橋術,術后結合藥物、心理、營養及運動處方進行心臟康復,Ⅱa 期后轉 Ⅱb 期 MIIT 訓練,運動耐量顯著改善,癥狀緩解。
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循環 - 冠脈搭橋術,冠狀動脈瘤 - 2025-06-21
論著|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甲基化水平與氯胺酮治療難治性抑郁障礙療效的關系
本研究基于一項針對重復氯胺酮注射治療TRD患者的臨床隊列研究,檢測并分析BDNF基因甲基化水平和表達量,探討患者治療前的基線BDNF基因甲基化水平對重復靜脈注射氯胺酮抗抑郁療效的預測作用。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 重性抑郁障礙,難治性抑郁 - 2025-06-20
好文推薦 | 自身免疫性肌炎治療進展
自身免疫性肌炎(AIM)治療以糖皮質激素和傳統免疫抑制劑為一線,生物制劑如利妥昔單抗等為難治性患者帶來希望,需結合患者情況個體化治療,早期診斷和規范管理至關重要。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 - 糖皮質激素,自身免疫性肌炎 - 2025-06-18
【衡道丨干貨】CACA & 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
結直腸癌發病率、死亡率呈上升趨勢,與飲食、遺傳等因素相關。可通過健康生活方式、篩查等預防,診斷需結合臨床表現、影像學及病理檢查,遺傳性類型需基因檢測。
衡道病理 - 結直腸癌 - 2025-05-30
NEJM:每周一次,82%患者至少減重5%!中國患者有望在今年用上新藥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劑量的瑪仕度肽治療32周時,可顯著降低中國超重/肥胖患者體重,且該減重效果可維持至治療第48周,而體重下降又帶來了心血管代謝風險相關指標的改善。
醫學新視點 - 肥胖,瑪仕度肽 - 2025-05-28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29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