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節(jié)“勞動”了嗎?Circulation:做家務,日常通勤等次要體力活動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悉尼大學研究基于可穿戴設備數據,發(fā)現次要體力活動(IPA)與降低心血管事件、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風險相關,日常中高強度 IPA(如快速步行、家務)可有效降低心血管風險。
MedSci原創(chuàng) - 心血管健康,次要體力活動 - 2025-05-06
如何為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進行機械通氣?
本文綜述了針對阻塞性氣道疾病患者的實用通氣策略,包括通過無創(chuàng)通氣(NIV)預防插管、有創(chuàng)通氣的全程管理(從插管到脫機),以及預防拔管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策略。
中國呼吸治療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機械通氣 - 2025-04-15
最佳睡眠時長竟不是8小時!復旦大學:短睡眠是疾病的“因”,長睡眠是疾病的“果”,睡眠<7小時心臟風險激增!>8小時死亡風險飆升!
你昨晚睡了幾個小時?
MedSci原創(chuàng) - 睡眠,睡眠時間,雙樣本孟德爾隨機化分析 - 2025-03-07
遭遇惡性高顱壓、腦膨出,唯有通力,方能取勝!
本文闡述重度顱腦損傷的危險性,介紹人腦各部位功能及腦殼的影響,分析其病理生理變化及帶來的不良后果,強調應對策略,指出搶救需各方通力合作以達更好效果。
麻醉MedicalGroup - 重度顱腦損傷,病理生理變化 - 2025-01-13
一次復雜原因的喉痙攣、一次經驗教訓、一次成長
東北某院 25 歲肥胖產婦行剖宮產及子宮切除術,椎管內麻醉穿刺久致血壓波動、嘔吐,全麻拔管后喉痙攣、肺水腫。因體重大氣量需求等因素致病,其過程經驗教訓可供麻醉同道借鑒反思。
麻醉MedicalGroup - 剖宮產,喉痙攣 - 2024-12-24
震撼!醫(yī)生吐槽:搶救完6小時內必須寫完病歷,要把醫(yī)生累倒嗎?醫(yī)療文書越來越多!病歷書寫很重要,曾有門診未寫病歷被罰120萬
醫(yī)生吐槽:搶救完6小時內必須寫完病歷
MedSci原創(chuàng) - 2024-11-18
為什么你的腿總是不安分?還徹夜難眠……
本文介紹不安腿綜合征,包括癥狀、分類、輔助檢查及治療。與腿抽筋不同,病因不明,有多種分類,診斷需滿足特定條件,治療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
MedSci原創(chuàng) - 治療,不安腿綜合征 - 2024-10-24
權威發(fā)布|黃疸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2023)
本共識闡述了黃疸的概念、病名沿革、病因病機、常見證候、臨床治療、療效評定、預防調攝和轉歸與隨訪等內容,突出了臨床實用性,體現了最新研究進展。
臨床肝膽病雜志 - 黃疸,中醫(yī)診療 - 2024-10-18
JACC:超5萬人數據,運動達到推薦量,這種常見疾病的風險降低23%!背后原因竟與大腦有關
一項來自美國的研究表明,體力活動可以部分通過減少大腦中與壓力相關的信號傳導,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MedSci原創(chuàng) - 抑郁癥,心血管疾病,體力活動 - 2024-05-04
震驚!“交夠15年社保、存滿100萬,我就立刻申請退休!自己開診所,不接通醫(yī)保!”越來越多醫(yī)生不想晉升,在等著退休開診所……
?交夠15年社保、存滿100萬,我就立刻申請退休,你這么看?
MedSci原創(chuàng) - 2024-04-23
足以影響全身——腳趾麻木的原因分析和診療鑒別
大多數人都有過胳膊或腿麻木的經歷,原因是因為胳膊或腿彎曲過久或長時間保持不舒服的姿勢導致的。當足部麻木時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覺。此外,這種感覺也會因導致的原因不同而有所不同。
疼痛康復研究 - 腳趾麻木,足部麻木 - 2024-02-27
王和鳴教授:中成藥療效可靠,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輕而易舉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通常分為絕經后與老年骨質疏松癥兩大類,其中以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更多發(fā),該病是由于絕經后體內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導致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損壞而產生的以骨脆性增加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全科學苑 - 中成藥,絕經后骨質疏松癥 - 2024-01-30
智慧融合,從“心”開始!帶你全面了解PCI術后心臟康復的中西醫(yī)結合之策
全國相關領域專家共同制定發(fā)布了《2022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中西醫(yī)結合心臟康復專家共識》,為冠狀動脈PCI術后中西醫(yī)結合心臟康復提供了指導方案。
好醫(yī)生 - 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心臟康復 - 2023-12-19
一文讀懂 | 軟組織壓痛點
痛點常見在耳尖前上1~1.5寸處。頸項痛伴有頭脹、頭痛者或者偏頭痛患者在該處均可找到明顯壓痛點,用腦過度、緊張時常在此點有壓痛。
疼痛指南 - 軟組織壓痛點 - 2023-11-16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14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