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車禍患者拒絕治療,死亡后醫方賠償83萬!腦梗病人凌晨獨自離院,2天后發現遺體,醫院承擔10%責任!醫生被逼得干啥都需要簽字
車禍患者就醫后拒絕治療,堅持出院,死亡后賠償83萬
MedSci原創 - 2025-07-08
腳后跟反復疼痛別大意!可能是這 5 種疾病在 “作祟”
足跟疼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等疾病引起,疼痛癥狀多在行走或站立時加重,可通過調整生活習慣、物理治療、使用輔助器具等方式緩解,嚴重時需手術。
疼痛康復研究 - 足底筋膜炎,足跟疼痛 - 2025-07-07
Ann Rheum Dis:銀屑病關節炎研究突破!近 10% 患者可實現長期無藥緩解,挑戰 “終生用藥” 傳統認知
本研究為PsA患者實現DMARD停藥后長期病情維持的預后提供了明確的定量數據,挑戰了“PsA需終生用藥”的傳統認知。
MedSci原創 - 銀屑病關節炎 - 2025-07-07
急性心梗右冠脈、前降支閉塞恢復血流不順利術后第3天心臟破裂死亡
68 歲女性因急性心肌梗死(下壁)行介入治療,右冠脈遠段彌漫病變伴血栓,雖經球囊擴張、血栓抽吸及藥物治療,術后第 3 天再發胸痛,提示需關注不規則彌漫病變處理時機與方式。
DrKing道金醫學 - 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 - 2025-07-07
苯磺酸美洛加巴林片獲批一周年:從創新藥物到醫保覆蓋,推動DPNP診療規范化提升
傳統鎮痛藥物由于作用機制局限,僅對部分患者產生疼痛緩解效果。高達58%的DPNP患者對既往治療方案存在明確不滿。‘診不出、忍不了、治不好’的困境亟待突破。
網絡 - 2025-07-07
【醉翁之藝】艾司氯胺酮對胸外科手術患者術后負面情緒和早期認知障礙的影響: 一項隨機對照試驗
本前瞻性、隨機、雙盲對照研究旨在探討這兩種劑量是否能改善胸外科手術患者術后負面情緒和早期認知障礙。
古麻今醉網 - 胸外科手術,艾司氯胺酮 - 2025-07-06
術后變笨?全麻藥竟會‘洗腦’?
全麻通過藥物讓大腦進入可逆休眠,術后認知波動多因藥物殘留、手術應激或心理暗示,科學應對可降低風險,無證據表明全麻會永久損傷大腦。
麻醉MedicalGroup - 認知功能,全身麻醉 - 2025-07-06
Eur Heart J:全方位解析難治性心絞痛的病理機制與個體化治療新策略
本文提出的“全譜系機制識別+個體化分層治療”新理念打破了傳統以阻塞性冠狀動脈病變為核心的難治性心絞痛定義,重點關注非阻塞性冠脈疾病在胸痛持續中的作用,體現了目前冠脈疾病研究的新時代趨勢。
MedSci原創 - 個體化治療,難治性心絞痛,病理機制 - 2025-07-06
Nature Commun:中國醫科大學劉彩剛等團隊研究發現ADC和TKI的雙重HER2靶向阻斷可提升HER2 陽性乳腺癌療效
這些發現為使用ADC和TKI的雙重HER2靶向阻斷作為早期或局部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可選新輔助策略的潛力提供了臨床見解。
iNature - 乳腺癌 - 2025-07-06
HLA-B27基因分型檢測,輔助強直性脊柱炎診斷及遺傳風險評估
強直性脊柱炎(AS)與 HLA-B27 基因強相關,其檢測可輔助 AS 臨床診斷及遺傳風險評估,我國 AS 患者 HLA-B27 陽性率達 90%。
蘇州繪真醫學 - 強直性脊柱炎,HLA-B27基因 - 2025-07-05
【產麻新譚】硬膜外應用右美托咪定對產婦剖宮產術后睡眠障礙的影響:一項雙盲、隨機臨床試驗
本研究評估了小劑量右美托咪定作為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和鎮痛的補充對剖宮產術后產婦睡眠質量的影響。
古麻今醉網 - 剖宮產,術后睡眠障礙 - 2025-07-05
【千查萬別】肘關節輕觸診檢查
肘關節觸診需在患者放松體位下進行,醫師應先查局部皮膚等情況,再觸診肘窩、內外側及后方的骨性標志與軟組織結構,注意壓痛、腫脹等異常,以輔助診斷相關疾病。
疼痛康復研究 - 肘關節,觸診檢查 - 2025-07-05
眼型玫瑰痤瘡的相關研究進展
眼型玫瑰痤瘡累及眼部,20% 患者先于皮膚癥狀出現,由免疫、神經血管失調等引發,表現多樣,診斷易延遲,治療包括生活調整、藥物、光電及手術等。
海龍話皮 - 發病機制,眼型玫瑰痤瘡 - 2025-07-04
微生物與玫瑰痤瘡
玫瑰痤瘡病因復雜,與皮膚和腸道微生物相關。皮膚微生物如毛囊蠕形螨、表皮葡萄球菌等可引發炎癥,腸道微生物中幽門螺桿菌、小腸細菌過度生長也可能參與發病,針對微生物治療或成新方向
海龍話皮 - 玫瑰痤瘡,皮膚微生物 - 2025-07-04
麻醉恢復室突發肌肉強直的原因及處理措施
麻醉恢復期突發肌肉強直為臨床急癥,常見因阿片類藥使用不當、麻醉藥殘留、電解質紊亂等,需保障氣道通暢,停用相關藥物并予肌松劑等干預。
麻醉MedicalGroup - 肌肉強直,麻醉恢復期 - 2025-07-04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