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小型骨隧道與縫合錨釘在MPFL重建術中的復發率及骨折風險無差異
比較內側髕股韌帶重建術(MPFLR)中使用雙髕骨縫合錨釘與雙小型短斜行骨隧道進行髕骨側移植物固定的大樣本臨床效果和并發癥。
MedSci原創 - 內側髕股韌帶重建術,帶袢移植物,縫合錨釘 - 2025-05-23
Front Bioeng Biotechnol:雙張力帶技術 vs 傳統單張力帶:髕骨下極粉碎性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學與臨床對比研究
涉及髕骨下極的骨折可導致術后低位髕骨。對于同時累及關節面和下極的粉碎性髕骨骨折,我們旨在探索一種新的固定方法,以提供可靠的內固定穩定,同時降低低位髕骨的發生率。
MedSci原創 - 髕骨骨折,有限元分析,雙張力帶技術 - 2025-05-22
ANN ONCOL | 帕博利珠單抗聯合恩雜魯胺治療化療初治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隨機、雙盲、III期KEYNOTE - 641研究
該研究旨在評估帕博利珠單抗聯合恩雜魯胺對比安慰劑聯合恩雜魯胺在化療初治mCRPC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帕博利珠單抗聯合恩雜魯胺在化療初治mCRPC患者中未能顯著改善OS或rPFS。
MedSci原創 - 恩雜魯胺,帕博利珠單抗,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 - 2025-05-21
【麻案精析】產婦硬膜外導管拔不出來,你會怎么辦:八種方法解燃眉之急
2025年5月13日,重慶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麻醉科在J Int Med Res刊發病例報道,報道了采用脊柱三維CT重建和脊柱模型最佳位置模擬,成功取出滯留的硬膜外導管。
古麻今醉網 - 產婦,硬膜外導管 - 2025-05-19
動態眼周皺紋模式:年輕人的解剖學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分析沒有任何美容或手術史、面部損傷或慢性疾病的健康年輕人眼周皮膚中發生的各種表情運動的動態褶皺模式,揭示皺紋前體區域。
肉毒毒素btxa - 面部衰老,眼周皺紋 - 2025-05-19
Adv Sci:中國醫學科學院沈建雄等研究發現機械負荷誘導的Talin2上調通過OTUB1的非經典去泛素化驅動小關節骨關節炎
本研究采用免疫沉淀-質譜法、轉錄組 RNA 測序和生物信息學模擬分析,結合體內外實驗,闡明了 Talin2 在 FJOA 中作用的分子機制。
iNature - 小關節骨關節炎,Talin2 - 2025-05-18
病例分享:半年前我建議他隨訪,半年后強烈建議他手術。前后不一的意見緣于杭州市腫瘤醫院精準靶掃描重建
患者丈夫體檢發現右上葉磨玻璃結節,首次建議消炎隨訪,2025 年 4 月靶掃描示典型囊腔型肺癌特征,術后病理為浸潤性腺癌。強調首次磨玻璃結節隨訪及靶掃描重建對診斷的重要性。
葉建明說結節 - 磨玻璃結節,囊腔型肺癌 - 2025-05-17
病例分享:這位同事的結節很淡,為何我卻建議她開刀?切早了嗎?
同事肺磨玻璃結節雖密度淡但逐年進展且有血管進入,雖難判斷但考慮微浸潤性腺癌,行單孔胸腔鏡切除,病理證實,總結出 “單次看密度,隨訪看對比” 的判斷方法及定位經驗。
葉建明說結節 - 肺結節,微浸潤性腺癌 - 2025-05-15
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別慌!試試這8個動作
患者因脖子僵硬等就診查出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文章闡述其與正常頸椎的差異、成因,包括靜態結構失衡與動態力學異常及生活方式誘因,分析危害并給出 8 個緩解頸部疼痛的運動方法。
疼痛康復研究 - 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頸部運動 - 2025-05-12
“是不是太晚熟?”20歲男生沒變聲、沒胡子,一查竟是罕見病,連“聞味道”都是假的!
20歲小林因性發育遲緩及嗅覺異常確診卡爾曼綜合征。該疾病為先天性遺傳病,男性多見,因基因變異致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低下。臨床依癥狀、檢查診斷,治療依需求選擇雄激素、促性腺激素或GnRH脈沖治療。
MedSci原創 - 卡爾曼綜合征,性發育遲緩 - 2025-05-12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兒童植入壓電式骨傳導聽力裝置的長期臨床與聽力學療效評估
Osia系統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聽力重建方案,無重大長期并發癥風險,其療效覆蓋全頻段聽力需求。手術可在門診常規開展,患兒術后言語感知能力、聲源定位能力及生活質量均獲得顯著改善。
MedSci原創 - 單側耳聾,傳導性聽力損失,壓電式骨傳導聽力裝置 - 2025-05-11
【衡道丨病例】病理診斷——上皮樣乳腺型肌成纖維細胞瘤
今天由湖北省鄂州市中心醫院病理科張茂娜老師為大家帶來一例上皮樣乳腺型肌成纖維細胞瘤的病例分享。
衡道病理 - 病理診斷,上皮樣乳腺型肌成纖維細胞瘤 - 2025-05-08
一文解鎖GLP-1藥物治療的全景藍圖
本文介紹已批準的GLP-1療法、新型小分子激動劑、多重激動劑,以及新適應癥,展望其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前景。
小藥說藥 - GLP-1,2型糖尿病 - 2025-04-30
23歲小伙牙掉一半、走路生疼!一家人以為缺鈣,醫生一查:竟是基因惹的禍!
23 歲小杜因掌跖皮膚角化、牙齒嚴重破壞就醫,確診掌跖角化 - 牙周破壞綜合征。該病為罕見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與 CTSC 基因突變有關,主要癥狀為皮膚角化、牙周破壞,目前以對癥治療為主。
MedSci原創 -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掌跖角化-牙周破壞綜合征 - 2025-04-29
CCR:心臟血管肉瘤NGS顯示獨特基因組特征,常見可靶向KDR、胚系POT1及其互斥MED12變異
心臟血管肉瘤罕見且侵襲性強,本研究對其基因組分析發現,KDR、POT1、MED12 等基因有變異,與非心臟血管肉瘤不同,或提供治療途徑,建議做胚系檢測。
蘇州繪真醫學 - 心臟血管肉瘤,基因組變異 - 2025-04-26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