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同濟大學胡勇研究發現耐酸趨化DNA微馬達在炎癥性腸病中用于益生菌遞送
針對傳統益生菌微膠囊缺陷,同濟大學團隊制備 DNA 微膠囊作為益生菌轉運微馬達,其具耐酸性、酸適應性與趨化性,可在炎癥結腸釋放益生菌,助力 IBD 治療。
論文解讀|Wang L/Kouken B/Wang Q教授團隊揭示IARS2在胰腺導管腺癌增殖與轉移中的關鍵作用
該研究揭示了IARS2在PDAC中的致癌作用,發現其通過穩定β-catenin激活WNT/β-catenin信號通路,從而促進PDAC的增殖和轉移。
APASL2025丨慢乙肝兒童接受(聚乙二醇)干擾素α聯合核苷治療的療效更佳
本研究結果表明慢乙肝兒童經核苷(NAs)聯合聚乙二醇干擾素α(PEG IFNα)或IFNα治療的HBsAg清除率和臨床治愈率分別達29.63%和22.22%,顯著高于NAs單藥治療。
Nature:胃上皮突變圖譜“四維解碼”「eG學術觀察」
本研究首次全面描繪了正常人胃上皮在不同年齡和病理狀態下的體細胞突變和克隆演化景觀,為后續發展分子診斷、無創監測以及理解胃癌前變演化機制提供精準數據與理論支撐。
脂肪性肝病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肝纖維化的影響
FLD在CHB患者中很常見,且可能加重肝功能損害程度,但可能不會影響肝纖維化進展。未來亟需大規模隊列研究進一步探討FLD對CHB患者病毒學標志物和長期結局的影響。
牛俊奇教授、劉智泓博士:TMF 5年臨床卓越驗證:慢性乙肝患者療效與安全性并重
會議期間,TMF長期治療的最新研究數據公布,肝膽相照平臺特邀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牛俊奇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劉智泓博士分享研究心得。
特別關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醫/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共識的質量評價
本研究采用臨床指南研究與評價系統工具第二版與國際實踐指南報告規范清單分別評價已發布的NAFLD中醫藥/中西醫結合指南/共識的方法學與報告方面的質量。
論文解讀|Li W/Zhang Y/Long J教授團隊揭示胰腺導管腺癌單細胞轉錄組圖譜中的關鍵細胞群體
該研究通過單細胞RNA測序分析了8例不同淋巴結轉移狀態的PDAC患者的原發腫瘤樣本,揭示了與腫瘤起始和淋巴結轉移相關的細胞群體特征。
【名家訪談】張文宏教授:如何進行乙肝全流程管理以減少肝癌疾病負擔
APASL 2025 上 “綠洲” 項目發布階段性成果,優化治療方案可促乙肝功能性治愈,降低肝癌發生率,還探討了乙肝篩查、全流程管理及大會主題意義。
APASL2025 | 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對慢乙肝抗病毒治療應答的影響再探討
APASL2025上中國兩項前瞻性研究探索MASLD對慢乙肝影響。一研究發現MASLD增不良結局風險但促HBsAg清除,二研究表明其延長CVR時間不影響HBsAg清除時間,為患者管理提供啟示。
2024 AHPBA 外科醫生共識指南及更新: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的評估與治療考量
這篇綜述文章是由美國肝膽胰協會(AHPBA)專業標準委員會成員制定的共識指南,它整合了現有文獻,并為治療這種復雜疾病的外科醫生提供了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