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歐洲分子基因診斷質量聯盟(EMQN)發布了抗肌萎縮蛋白病的基因檢測指南,抗肌萎縮蛋白病是X連鎖疾病,主要包括Duchenne型肌營養不良和Becker型肌營養不良。本文主要針對抗肌萎縮
2018-11-27
2018年11月,美國血液病學會(ASH)發布了靜脈血栓栓塞管理指南,本文為該指南中優化抗凝治療管理部分內容,臨床醫生在優化應用抗凝藥物治療靜脈血栓栓塞時面臨諸多實際問題,本文主要針對應用抗凝藥物治療深靜脈血栓栓塞提供直達建議,文章共提出25條推薦意見和2條最佳實踐聲明。
2018-10-15
兒童和青少年偏頭痛比較常見,針對這類患者偏頭痛的預防臨床依然缺乏有效性高,耐受良好的循證治療方法。本文主要針對抗CGRP單克隆抗體在兒童和青少年患者中的應用提供推薦意見。
抗血小板治療已經成為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重要治療手段,本文主要更新了2011和2013年加拿大心血管學會(CCS)抗血小板治療指南。推薦意見更新點主要包括:接受PCI治療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雙抗治療的持續時間;接受雙抗治療患者接受非心臟手術以及擇期和半緊急冠脈搭橋術的管理;不同口服抗血小板藥物的切換;PCI患者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療的管理。
2016-11-30
抗栓藥,包括抗凝藥、抗血小板藥和溶栓藥,在各種醫療情況下用于治療或降低血栓形成或栓塞事件風險。隨著新型抗栓藥引入市場、人口老齡化以及心房顫動患病率的增高,預計將來抗栓藥的使用會持續增加[1-2]。與自發性顱內出血患者比較,抗栓藥相關性顱內出血患者出現繼發血腫增大的可能性更高,而且死亡風險或功能轉歸不良風險也增高[3-5]。 由于在顱內出血患者中逆轉抗栓藥最佳策略方面的文獻存在爭議,美國神經重
靜脈血栓栓塞癥(VTE)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癥,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血管疾病。規范的抗凝治療能夠有效降低VTE 的發生率和病死率,減少血栓后綜合征的發生。然而,臨床實踐中仍然有許多VTE 患者并沒有接受正規的抗凝治療,或由于抗凝藥物的副作用被忽略,導致了藥物相關的并發癥,進而引起嚴重的后果,實屬遺憾。因此,臨床上擔負血栓治療的臨床醫師急需規范性抗凝治療建議。有鑒于此,本刊特發表由中國微循
2025-07-02
為指導抗HIV感染藥物臨床耐藥性研究、數據遞交及其評價,提供可供參考的技術標準,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制定了《抗HIV感染藥物臨床耐藥性研究及數據遞交指導原則》。
2025-01-10
為該類藥物臨床試驗設計提供可供參考的技術標準,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部署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組織制定了《抗猴痘病毒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試行)》。

2024-03-23
本專家共識主要依據臨床證據和專家經驗形成,注重引領性、指導性和實用性,旨在推進萘莫司他的臨床實踐規范,提高血液凈化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進我國血液凈化的高質量發展。
2023-07-13
本文主要針對因嚴重感染而住院的正在進行抗栓治療(單一或聯合抗血小板和/或抗凝藥物)患者的管理提供專家意見和聲明。

體外膜肺氧合支持患者的抗凝具有挑戰性,因為出血和血栓并發癥的風險很高。本文主要為臨床醫生提供關于成人患者體外膜肺氧合支持期間抗凝劑的選擇、給藥和最佳抗凝監測策略的實用建議。
2023-02-11
針對二唾液酸神經節苷脂2(GD2)的單克隆抗體(mAb)是高風險神經母細胞瘤(包括難治性或復發性疾病患者)的重要治療進展。Dinutuximab和Dinutuximabβ給藥時間≥8小時(dinu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