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誘發肌源性電位是一種評價前庭耳石器及前庭神經傳導通路的客觀檢查方法。雖然當前臨床應用較多,但有關記錄方式、結果判定等方面還存在需要達成共識的關鍵環節。因此為促進我國相對規范的實驗室檢查標準、形成同質化的VEMP記錄和結果分析,更為了獲得在世界范圍內可互相交流的準確數據,特制訂氣導聲刺激的cVEMP檢查技術和結果判讀的專家共識。本共識的內容主要包括cVEMP基本概念、刺激參數、記錄參數、指標分析
2019-12-11
2019年12月,法國耳鼻喉科學會(SFORL)發布了靠近上頜竇的牙種植術指南,主要針對涉及或不涉及上頜竇底提升牙種植術的耳鼻喉科管理提出指導建議。
2019-11-01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見急癥之一,發病率較高,我國于2015年制定了鼻出血治療指南,已成為臨床醫生在鼻出血診療過程中的重要依據。英國于2016年也制定了鼻出血治療指南,2017年就指南內容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探究并達成共識。我國和英國關于鼻出血的治療指南均從初步評估、燒灼術、鼻腔填塞、血液系統因素、手術治療及介入治療5個方面對鼻出血的治療進行指導。本文對上述2個重要指南及共識進行解讀,以期為我國鼻出血
2019-09-30
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兒童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邀請兒童耳鼻咽喉、兒童呼吸、變態反應領域的臨床專家,共同制定《抗組胺藥治療嬰幼兒過敏性鼻炎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根據嬰幼兒生理及AR發病特點,參考國內外循證醫學證據,并結合中國專家多年臨床經驗,重點闡釋OA用于嬰幼兒AR的治療方案、安全性、療效、依從性、劑型和使用方法。本共識將填補國內嬰幼兒AR 診治管理共識的空白,為廣大臨床醫生提供規范化的用藥依據。
2019年9月,國際小兒耳鼻喉科小組(IPOG)發布了青少年期發作復發性呼吸道乳頭狀瘤病共識建議,主要目的是為青少年期發作復發性呼吸道乳頭狀瘤病的評估和管理提供共識建議。內容涉及診斷考慮,手術治療,全身輔助治療,術后管理以及監測和聲音評估等。
2019-09-30
圍術期氣道管理是加速康復外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有效減少氣道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再入院率及死亡風險、改善患者預后、節約醫療資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疾病因解剖位置與氣道密切相關,疾病本身與手術操作均可對氣道產生影響,尤其是鼻部和咽喉部的全麻手術,手術本身及麻醉插管均可導致局部組織水腫、氣道炎癥反應,甚至出現喉痙攣、急性喉阻塞等危急情況,氣道并發癥風險極高,因此,圍術期氣道管理尤為重要。近年來,胸外
2019-08-30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城鎮化的不斷發展,全國老年人口快速增長,老齡健康服務和標準制定及醫養結合養老社會需求日益旺盛。因此,實現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化,第一需求是開展老齡健康綜合評估。 聽力損失是老年人身體功能衰退的常見表現之一,不僅會導致聽覺言語交流障礙,還能引發虛弱感、孤獨感、猜疑感、焦慮、抑郁等精神心理問題和社會隔離現象。近年研究發現,聽力損失還與老年認知功能下降密切相關,更加重了家庭和社會負擔
2019年8月,歐洲耳科與神經耳科學會(EAONO)發布了小耳畸形,耳道閉鎖以及功能性耳再造國家共識,文章的主要目的是針對小耳畸形,耳道閉鎖患者的功能性耳再造提供指導建議。
2019-08-13
2019年8月,法國耳鼻喉科學會(SFORL)發布了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和兒童耳鼻喉感染指南,主要介紹了兒童耳鼻喉感染中應用NSAIDs的相關內容。
2019年8月,美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AAO-HNS)更新發布了突發性聾指南,指南的主要目的是為臨床醫生提供關于突發性聾的評估和管理建議。共提出了13條聲明建議。
2019-07-14
2019年7月,Barany學會(Bárány Society)發布了眼球震顫和眼球震顫樣運動的分類和檢查技巧共識,主要針對前庭和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眼球震顫和眼球震顫樣運動的分類和類型定義提供指導。
2019-06-17
2019年6月,法國耳鼻喉科學會(SFORL)發布了兒童耳蝸植入適應證指南。文章建議對于雙側重度/嚴重聽力損失的兒童患者,在12月齡前提供兒童耳蝸植入術。
2019-05-30
霧化吸入是一種藥物輸送方法,以吸入呼吸道的霧狀氣溶膠形態給藥,廣泛用于治療上、下呼吸道疾病。當代霧化吸入療法始于19世紀。1858年法國人Sales-Girons發明一種手動施壓將藥液泵成霧狀用于經口吸入的裝置。不久后利用文丘里(Venturi)效應的噴霧器問世,這一原理目前仍然廣泛使用于現代霧化吸入裝置。20世紀50年代開始,隨著超聲霧化機及計量吸入噴劑的發明,吸入給藥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目前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