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著】應用國產RECO取栓支架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效果的多中心回顧性研究
本研究擬探討在真實世界應用RECO支架行機械取栓治療顱內血管閉塞所致AI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 急性缺血性卒中,RECO - 2025-04-26
Nature Methods:你的細胞核正在悄悄變形?顛覆認知的疾病機制革命
耶魯大學團隊開發 Perturb - tracing 篩選平臺,融合 CRISPR 基因編輯與多重成像技術,解析三維基因組折疊調控機制,發現新調控因子,揭示疾病相關基因組結構變化,為生命科學研究開辟新
生物探索 - 三維基因組,Perturb-tracing - 2025-04-16
Adv Sci 北京大學祖凌云/劉珂/朱馳研究團隊發表基于影像推測物質物理性質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文為祖凌云/劉珂/朱馳研究團隊關于瓣膜鈣化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旨在闡明可以通過物質的表面大形變推測該物質的內部物理信息,該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種心臟瓣膜鈣化的物理信息的無創測量工具。
論道心血管 - 心臟瓣膜鈣化,物理性質 - 2025-04-12
低蛋白血癥臨床診治思辨
人體血漿白蛋白由肝臟合成,低蛋白血癥病因多樣。本文結合兩例病例,探討病因及白蛋白與前白蛋白變化規律,依其變化可歸納病因,為臨床診治低蛋白血癥提供思路。
消化界 - 白蛋白,低蛋白血癥 - 2025-04-09
Cell:揭秘腸道微生物“安家落戶”的79條通用遺傳法則
4 月 4 日《Cell》研究通過對比近萬種微生物基因組,找出 79 種腸道微生物保守 “定植因子”,揭示全新定植相關通路,驗證明星基因 YigZ 功能,為調控腸道微生態、開發健康干預手段帶來可能。
生物探索 - 腸道微生物,腸道定植 - 2025-04-09
免疫正常≠絕對安全,一例顛覆認知的腦膜炎追兇記
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分享 “隱形刺客出墻” 案例,42 歲免疫功能正常男性因隱球菌性腦膜炎入院。經早期病原學檢測與精準抗真菌治療,病情緩解。
感染前沿 - 隱球菌性腦膜炎 - 2025-03-31
【衡道丨干貨】2025 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CACA) ——淋巴瘤
《2025 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CACA)——淋巴瘤》詳細介紹了淋巴瘤的診療總則、病理分類、活檢與制片、組織病理學檢查、流式細胞術分析、遺傳學與分子病理檢測等內容。
衡道病理 - 淋巴瘤,CACA - 2025-03-26
淋巴瘤中循環腫瘤DNA的檢測技術及應用
ctDNA 為 cfDNA 子集,可作淋巴瘤無創診斷等生物標志物。本文介紹淋巴瘤分子遺傳特征、ctDNA 檢測方法及在各亞型應用,指其機遇與挑戰,助推進個性化醫療。
聊聊血液 - 淋巴瘤,基因分型 - 2025-03-24
Clin Kidney J:中國學者揭示免疫性腎臟疾病患兒糖皮質激素治療后股骨頭壞死的風險因素
免疫性腎臟疾病患兒GC治療后SONFH的三大獨立危險因素:初治年齡越大、潑尼松口服累積劑量越高、甲潑尼龍靜脈沖擊累積劑量越大,發生股骨頭壞死的風險顯著增加。
MedSci原創 - 糖皮質激素治療,免疫性腎臟疾病患兒 - 2025-03-17
Nature Methods:癌癥治療大翻盤:長讀長測序揭開73%漏診的致命靶點
《Nature Methods》研究發現傳統基因檢測技術或遺漏 73% 關鍵信息,納米孔長讀長測序技術優勢顯著,能精準定位靶點,為癌癥治療等帶來新契機。
生物探索 - 基因檢測,納米孔長讀長測序 - 2025-03-17
【論腫道麻】人工智能在癌癥研究中的實用指南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能在癌癥研究中的關鍵概念和工具,為非計算背景的癌癥研究人員提供了一份實用指南,幫助我們理解和應用AI工具。
古麻今醉網 - 癌癥研究,人工智能 - 2025-03-13
【骨麻征途】腘叢神經阻滯在全膝關節置換術術后鎮痛中的效果:一項單中心隨機對照雙盲試驗
本期骨麻帶來一篇刊登在《Regional Anesthesia & Pain Medicine》雜志上的隨機對照研究,以明確腘叢神經阻滯是否可減少全膝關節置換術術后阿片類藥物的用量。
古麻今醉網 - 全膝關節置換術,腘叢神經阻滯 - 2025-03-12
【協和醫學雜志】大語言模型在中醫藥領域的應用、挑戰與前景
本文就LLM發展史、其在中醫藥領域的獨特優勢及應用、存在的問題與挑戰,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綜述,以期為LLM在中醫學領域的進一步推廣提供參考。
協和醫學雜志 - 中醫藥領域,大語言模型 - 2025-03-07
Nature Methods:顛覆傳統模型!cell2fate破解細胞命運“動態密碼”
它在多數據集表現優異,還能解析疾病機理、實現時空分析,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生物探索 - 單細胞RNA測序,cell2fate - 2025-03-05
攻克“心”難題:橫位主動脈根部TAVR挑戰與突破
TAVR 為主動脈瓣疾病患者帶來希望,面對橫位主動脈根部 / 橫位心時挑戰重重。其界定測量有標準,會影響瓣膜輸送、增加操作難度與并發癥風險。方軍教授分享經驗策略,未來器械技術進步可降風險。
我愛瓣膜 - TAVR,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 2025-02-21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47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