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北京三明醫改新經驗:醫生固定薪酬占比超50%;兒科醫務人員薪酬水平不低于本單位醫務人員平均薪酬的1.2倍!基層醫療很重要!
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主題新聞發布會
MedSci原創 - 2025-07-31
Pediatrics:0~23月齡兒童呼吸道合胞病毒住院患者特征分析
本研究揭示了RSV住院兒童群體中,特別是12-23月齡患兒的基礎疾病分布及其與重癥風險的密切關聯。
MedSci原創 - 呼吸道合胞病毒 - 2025-07-30
CMH:南京醫科大學王學浩團隊基于影像基因組學分析優化肝內膽管癌治療策略
該研究揭示了一種全新的ICC影像基因組學標志物,用于無創預測疾病預后和免疫化療響應并提供治療新靶點。
iNature - 肝內膽管癌,ICC - 2025-07-08
從求生存到高質量長生存:2025輝瑞腫瘤學術季聚焦醫患共同決策與診療生態創新
隨著臨床認知不斷深入、治療選擇日益多樣,患者的治療目標已從“求生存”向“高質量長生存”轉變,醫患共同決策將為改善患者治療結局帶來積極的影響。
網絡 - 2025-07-07
浙江大學信電學院駱季奎教授團隊《ACS Nano》:植入即忘!可控降解“自供電貼片”助力軟骨自我修復
浙江大學等團隊開發可降解壓電 - 摩擦電耦合納米發電貼片(PTEG),運動中自發電恢復軟骨電環境,促進大鼠骨關節炎模型軟骨再生,突破生物電子器件電輸出與生物降解雙重瓶頸。
BioMed科技 - 骨關節炎,可降解納米發電貼片 - 2025-07-05
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單劑量nirsevimab為嬰幼兒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相關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提供180天持續保護
此項試驗的結果為全球公共衛生系統提供了靈活部署RSV預防干預的科學依據。
MedSci原創 - 呼吸道合胞病毒,Nirsevimab - 2025-06-21
PLoS One:中低收入國家兒童接觸農藥(如有機氯、毒死蜱、擬除蟲菊酯)顯著影響神經發育與認知行為
中低收入國家兒童農藥暴露(尤其有機氯類、毒死蜱、擬除蟲菊酯)顯著損害神經發育,涉及執行功能、認知、運動及行為領域。
MedSci原創 - 農藥暴露,兒童神經發育 - 2025-06-19
為什么甜甜的荔枝吃多了,反而容易出現低血糖?
蘇東坡說的“日啖荔枝三百顆”,這是真實的嗎?其實這是文學描述方法,并不是真實的。如果真是每天吃三百顆荔枝,很有可能會患上“荔枝病”。
MedSci原創 - 水果,荔枝,荔枝病 - 2025-06-18
發病譜已變!王剛教授獨家解讀:泌尿系統腫瘤的發病之謎與預防之道
【醫悅匯】有幸邀請到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王剛教授做客腫瘤ONCO欄目,深入剖析泌尿系統腫瘤的發病現狀、預防策略以及早期篩查的重要性。
醫悅匯 - 泌尿系統腫瘤 - 2025-06-17
人并非總是高尚,研究發現:人的道德感,是會隨季節變化的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刊登的這項研究,基于過去10年間超過23萬美國人的調查數據,首次揭示了道德價值觀的季節性波動規律。
國際科學 - 道德感,季節性波動 - 2025-06-09
了解癌癥治療靶點:MUC1和MUC16
粘蛋白家族分分泌型與跨膜型,后者如 MUC1、MUC16 在腫瘤增殖、抗凋亡、代謝重編程等過程中起關鍵作用。靶向跨膜粘蛋白的療法正處于多階段臨床試驗,有望為癌癥治療提供新方向。
小藥說藥 - MUC1,MUC16,跨膜粘蛋白 - 2025-05-21
Eur J Pediatr:nirsevimab 新生兒普遍接種顯著降低呼吸道合胞病毒相關住院率,西班牙單中心真實世界研究
nirsevimab普遍免疫策略顯著降低RSV-LRTI住院及PICU需求,尤其對6月齡以下嬰兒效果顯著(住院率降幅超90%),并推動患者年齡結構向大齡化轉變(中位年齡15.6個月)
MedSci原創 - Nirsevimab,RSV相關下呼吸道感染 - 2025-05-21
詳解ADC:從payload、linker到抗體偶聯技術
抗體偶聯藥物(ADC)由三部分構成,本文介紹其有效載荷(如微管破壞藥、DNA 損傷藥)、連接子類型及生物偶聯技術的研究進展,展現該領域突破與發展前景。
小藥說藥 - 抗體偶聯藥物,有效載荷 - 2025-05-16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48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