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輝/肖玲教授等證實套細胞淋巴瘤循環腫瘤DNA的預后價值
套細胞淋巴瘤預后與多因素相關,國內研究分析34例患者樣本,發現組織中CCND1突變最常見,ATM突變或為有利預后標志物。
聊聊血液 - 套細胞淋巴瘤,循環腫瘤DNA - 2025-05-16
Nat Commun:杭州醫學院徐驍等團隊研究證明了CXCL12通過CXCR4促進XRCC5來維持肝癌細胞的干性
本研究旨在定義與生存相關的分子生物學特征,幫助精確識別超出Milan標準且具有可接受結果的HCC患者。
iNature - 肝細胞癌,CXCL12 - 2025-05-16
Science:突破性進展!揭示氯胺酮長效抗抑郁效應的關鍵“開關”
本研究通過小分子抑制劑 BCI 抑制 DUSP6 增強 ERK 活性,可使氯胺酮誘導的突觸可塑性增強并延長抗抑郁效應至 8 周,揭示 ERK 通路對維持療效的關鍵作用,為長效抗抑郁療法提供新方向。
生物探索 - 抑郁癥,氯胺酮 - 2025-05-16
Adv Sci:南京醫科大學傅贊研究發現ARIH1在結直腸癌細胞中上調,并促進細胞生長和轉移
該研究表明,ARIH1在結直腸癌(CRC)細胞中上調,并促進細胞生長和轉移。
iNature - 結直腸癌,ARIH1 - 2025-05-16
【論腫道麻】細胞質核酸感應作為危重疾病的驅動因素:機制和治療進展
通過對DNA和RNA傳感器及其配體的詳細分析,揭示了核酸感應途徑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膿毒癥、創傷和缺血等疾病中的關鍵作用,并探討了相關的治療策略,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點。
古麻今醉網 - 危重癥,核酸感應 - 2025-05-15
Empagliflozin改善射血分數保留型心力衰竭伴糖尿病患者運動耐量與心臟儲備功能 ——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發表前瞻性RCT研究
本項研究彌補了SGLT2抑制劑在HFpEF伴糖尿病患者血流動力學調節機制方面的證據空白,證實Empagliflozin除預后獲益外,為HFpEF治療策略優化提供了新的循證依據。
MedSci原創 - 射血分數保留型心力衰竭 - 2025-05-15
特別關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低病毒血癥臨床治療的挑戰與策略
本文旨在綜述LLV的診斷、影響因素、臨床意義及治療策略,以期為臨床工作中CHB的管理帶來新思路,提高治療的精確性及效果。?
臨床肝膽病雜志 - 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癥 - 2025-05-15
Science:揭秘胰腺癌隱形外衣下的“神秘靶點”,免疫治療迎來新曙光!
胰腺癌傳統免疫療法效果欠佳,研究發現基因組非編碼區產生的神秘抗原。利用類器官富集腫瘤細胞,鑒定出癌癥限制性神秘抗原,可激活T細胞,TCR-T細胞能殺傷胰腺癌細胞、延緩腫瘤生長,為免疫治療提供新方向。
生物探索 - 胰腺癌,免疫治療 - 2025-05-15
World J Urol:癌淋巴管生成與炎癥預后評分(CANLPH 評分)在預測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晚期或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預后方面效果如何?
CANLPH評分在a/mRCC治療領域中成為了一項關鍵工具,能夠精確預測接受ICI治療患者的結局。
MedSci原創 - 晚期腎細胞癌,轉移性腎細胞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 2025-05-15
JCI Insight:跨肺代謝組學在結締組織病相關肺血管病變中的生理學意義 —— 最新研究解讀
本研究結果支持將運動右心導管聯合代謝組學檢測應用于PAH患者個體化評估,探討代謝靶向干預時機與效果預測,有望優化現有藥物方案或開發新型代謝調節治療策略。
MedSci原創 - 肺血管病,跨肺代謝組學 - 2025-05-15
RMD Open:中國學者揭示痛風發作的代謝組學特征
本研究鑒定出了大量與痛風發作相關的代謝物,這些代謝物在橫斷面和縱向上均與臨床變量相關。這些發現或許可以幫助我們識別出具有已鑒定代謝組學生物標志物的痛風高發人群,并使其受益于強化抗炎預防治療。
MedSci原創 - 痛風發作,代謝組學,機器學習模型 - 2025-05-15
論文解讀|Xiaoyan Yang/Xiaoyong Lei教授團隊總結非編碼RNA與氧化應激在癌癥進展中的相互作用
該文章系統總結了非編碼RNA與氧化應激在癌癥進展中的相互作用機制,強調了這種相互作用在癌癥治療中的潛在應用價值。
Genes and Diseases - 氧化應激,非編碼RNA - 2025-05-15
Adv Sci:華中科技大學陳孝平等研究發現m6A介導的TMCO3通過促進膜轉位和AKT激活來促進肝細胞癌進展
本研究首次發現TMCO3在肝細胞癌中高表達且m6A甲基化水平高。通過體內外實驗明確了TMCO3的致癌作用,并驗證了ALKBH5作為m6A去甲基化酶下調TMCO3表達。
iNature - 肝細胞癌,m6A - 2025-05-15
BMC Med.:中國學者開發了一種用于檢測肝硬化各階段肝細胞癌的新型雙靶血液檢測方法
與目前廣泛使用的血液生物標志物相比,Qliver在檢測HCC方面表現出了更優異的性能,表明其在高危人群的HCC監測中具有潛在的臨床益處。
MedSci原創 - 肝細胞癌,HCC,新檢測方法,IMS-III試驗,MS-qPCR - 2025-05-15
:中國學者闡明經二甲雙胍治療后腸道微生物群衍生的谷胱甘肽可緩解缺血/再灌注誘導的腸道鐵死亡
本研究支持二甲雙胍通過調節腸道菌群來減輕IIRI誘導的腸道鐵死亡。二甲雙胍調節腸道菌群組成,特別是通過增加鼠乳桿菌的數量,從而促進谷胱甘肽合成。
MedSci原創 - 二甲雙胍,腸道微生物,谷胱甘肽,缺血再灌注,鐵死亡 - 2025-05-15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