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20分鐘后死亡!輸的竟是頭孢 + 地塞米松
頭孢與地塞米松盲目聯用風險高,可能掩蓋病情、引發二重感染及代謝紊亂,需嚴格遵循指南,依據患者情況精準用藥。
MedSci原創 - 地塞米松,頭孢類抗生素 - 2025-07-19
當爹難,命也短?Nature子刊:不育男性死亡風險高26%;精液質量最好的男性,平均壽命多2.7年;欠佳者死亡風險狂飆70%!
生活得做一些簡單的改變
MedSci原創 - 代謝綜合征,少精癥,精液指標 - 2025-07-18
日曬傷不止是紅和痛
日曬傷由過量紫外線引發,UVB 和 UVA 分別造成 DNA 及氧化損傷,藥物、出汗會加重風險。治療以局部降溫抗炎為主,預防需結合物理與化學防曬,破除防曬誤區。
全科學苑 - 日曬傷,光毒性反應 - 2025-07-12
糖尿病患者喝錯1杯飲料=縮短壽命?哈佛18年跟蹤5萬人揪出致命陷
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每天多喝 1 杯含糖飲料,全因死亡風險飆升 12%,心血管病風險增 25%,而咖啡、茶、白水等可降低死亡風險,果汁和全脂牛奶需謹慎飲用。
MedSci原創 - 糖尿病,含糖飲料 - 2025-07-05
Nature Genetics:終結無效化療!一張“基因地圖”精準導航,或將為患者避開治療彎路
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巧妙的生物標志物,僅需一份基因組檢測,就能同時預測三種最常用化療藥物——鉑類、紫杉烷類和蒽環類藥物的耐藥性。這項發現,有望將化療從“盲目試探”的時代,帶入一個“精準導航”的新紀元。
生物探索 - 化療 - 2025-06-28
身上總是長“淤青”、反復貧血?6歲女孩連做兩次手術,醫生一查:竟是罕見綜合征在作怪!
6 歲女童因四肢藍紫色皮損、貧血及多系統病變,確診兒童藍色橡皮皰樣痣綜合征(BRBNS),該病以皮膚和消化道多發性靜脈畸形為特征,治療依病情選擇激光、內鏡或藥物等。
MedSci原創 - 靜脈畸形,藍色橡皮皰樣痣綜合征 - 2025-06-24
美國兒科學會更新兒童濕疹(特應性皮炎)的皮膚導向治療
該報告強調了兒童AD的“主動維持治療”理念,提出從“被動控制發作”轉向“主動預防復發”。本文整理該報告的主要內容,供讀者參考。
兒科學界 - 兒童,特應性皮炎 - 2025-06-04
這種水果正大量上市!3周內47名兒童死亡,只因過量食用!
荔枝美味但需謹慎食用,“荔枝病” 由其含次甘氨酸 A 等物質引發急性低血糖,兒童風險更高。避免空腹食用、控制量,糖尿病患者禁食,出現癥狀及時急救。
MedSci原創 - 低血糖,荔枝病 - 2025-05-30
每年都會臉紅好幾次,還低血壓、眼紅、鼻塞?小心是這種“潛伏10年的癌癥”在作怪!
58 歲男性反復就診 10 年未確診,發作時皮膚潮紅、低血壓等,補測胰蛋白酶升高,經骨髓穿刺確診為系統性肥大細胞增多癥(SM)。文中介紹了 SM 分型、癥狀及治療方法。
MedSci原創 - 系統性肥大細胞增多癥,類胰蛋白酶 - 2025-05-30
震撼發布!首都醫科大學攻克糖尿病皮膚潰瘍難題?中藥復方回陽生肌湯通過 NF-κB/STAT3/NLRP3 通路逆轉糖尿病皮膚潰瘍
近期,一項發表于《Phytomedicine》雜志的研究,通過多組學分析深入探究了 HYSJD 對糖尿病皮膚潰瘍的治療機制,為臨床應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
MedSci原創 - 糖尿病,復方回陽生肌湯 - 2025-05-28
睡太少或太多,糖尿病患者肥胖風險竟翻倍!超 6 萬人研究揭睡眠「致命區間」
全國性研究顯示,T2D 患者中短睡眠(<7h)、長睡眠(>8h)及長午睡(>1.5h)均增肥胖風險,中高遺傳風險組更顯著,代謝因素部分介導該關聯,提示需個體化睡眠管理。
MedSci原創 - 2型糖尿病,睡眠表型 - 2025-05-28
雪上加霜!急診病人造影導管致右冠開口大夾層,術后又發生腦出血!
59 歲男性因急性下壁心梗行冠脈造影,術中右冠脈開口夾層,引發低血壓、心率減慢,術后并發腦出血及椎動脈夾層。提示需規范操作、合理用藥,警惕導管相關并發癥。
DrKing道金醫學 - 冠脈造影,導管夾層 - 2025-05-28
汗皰疹來襲?皮膚科醫生不愿公開的6個外治方法,超管用!
汗皰疹是一種讓人瘙癢難耐的皮膚問題,好在我們有好多外用治療方法來應對它。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說說這些方法怎么發揮作用,幫助我們擺脫汗皰疹的困擾。
全科學苑 - 汗皰疹? - 2025-05-24
患者輸液20分鐘后死亡! 輸的竟是“死亡組合”頭孢與地塞米松!
頭孢與地塞米松盲目聯用風險高,可能掩蓋病情、引發感染擴散及代謝紊亂。WHO 等指南強調僅重癥細菌性肺炎或 COVID-19 重癥可短期聯用,臨床需嚴格評估指征,避免濫用。
MedSci原創 - 地塞米松,頭孢 - 2025-05-22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