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病例】蕈樣霉菌?。∕ycosis fungoides)如何診斷?
今天就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洪日老師為大家分享蕈樣霉菌病的病理診斷要點。
衡道病理 - 蕈樣霉菌病 - 2025-07-31
氯氮平治療無效后:有哪些聯用方案?最新研究匯總
氯氮平抵抗性精神分裂癥(CRS)治療困難,《2025 中國專家共識》推薦聯用方案:聯合 ECT 證據充分,聯用特定抗精神病藥、丙戊酸鹽等,需個體化選擇并監測不良反應。
精神醫學新觀點 - 氯氮平,氯氮平抵抗性精神分裂癥 - 2025-07-31
Nature Genetics:撥開百年迷霧:史上最大規模口吃研究,徹底改寫我們對這一古老難題的認知
《Nature Genetics》研究分析近 112 萬人基因數據,發現 57 個口吃相關基因座,揭示其與抑郁、自閉癥及節拍感知的遺傳關聯,為神經發育機制提供新解。
生物探索 - 基因組分析,神經發育障礙 - 2025-07-31
Lancet子刊:多器官影像的年齡密碼,深度學習如何量化人體衰老速度?
該綜述全面描繪了AI驅動的影像生物年齡估計技術現狀,展示了多模態影像結合深度學習在揭示生理衰老多樣性和預測健康結局中的巨大潛力。
MedSci原創 - 年齡,深度學習,衰老速度 - 2025-07-31
好文推薦 | 述評:自身免疫性腦炎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本文旨在對自身免疫性腦炎現有的研究成果,從其發展的過去、現在以及將來,即從認知的局限性到精準治療的跨越,全方位的加以概述,以期為臨床醫生的診療提供幫助。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 - 抗體,自身免疫性腦炎 - 2025-07-30
一天7000步就夠了!Lancet 子刊揭示:這個步數可顯著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癡呆等多種疾病風險
相比傳統的“10000步”指標,7000步已能帶來顯著風險下降,具備更好的公眾推廣潛力。
MedSci原創 - 健康風險,步數 - 2025-07-30
【今日分享】2025 ISBD臨床建議:雙相情感障礙的光療法
高質量的證據表明,輔助性強光療法(BLT)可能是雙相抑郁癥的有效急性治療。本文主要針雙相情感障礙(BD)的 BLT 提供循證建議。
網絡 - 雙相情感障礙 - 2025-07-30
不寧腿綜合征(RLS)臨床管理策略優化
不寧腿綜合征是常見慢性神經障礙,以靜息時下肢不適、活動緩解為特征,與鐵代謝、多巴胺功能等相關,需個體化治療改善生活質量。
神經科學論壇 - 不寧腿綜合征,病理機制 - 2025-07-30
AL 1.0指引導管右冠造影后夾層血流中斷,Stingray球囊輔助下重回真腔!
81 歲女性因心悸氣促就診,冠脈造影中右冠脈近端夾層閉塞,經多入路嘗試及 CTO 技術處理,最終植入支架,提示困難入路醫源性夾層風險高,需重視預防與應對。
DrKing道金醫學 - 冠脈造影,醫源性夾層 - 2025-07-30
綜述|癡呆患者跌倒風險及預測模型研究進展
研究表明老年期癡呆患者有更高的跌倒風險,可能與患者視空間受損、執行功能障礙、運動障礙、較差的營養狀態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有關,跌倒直接影響患者預后、增加社會醫療負擔,亟須重視。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 癡呆,認知障礙 - 2025-07-29
Gut Microbes: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與腸道菌群,短鏈脂肪酸缺乏揭示腸 - 腦軸病理新機制
本研究揭示了ADHD特別是聯合型患者腸道菌群顯著紊亂,益生菌產SCFAs的缺失成為腸–腦軸病理機制的核心環節。
MedSci原創 - 腸道菌群,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短鏈脂肪酸,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 - 2025-07-29
步數決定健康?57項研究證實:7000步能降低9大疾病風險,拐點數據首次公開
研究顯示每日步數與健康風險呈逆關聯,7000 步為 “甜蜜點”,較 2000 步顯著降低多種疾病風險,比 10000 步更易堅持。
MedSci原創 - 健康風險,每日步數 - 2025-07-29
患者視角下不同抑郁藥的療效及依從性
研究顯示抗抑郁藥患者滿意度與副作用相關,安非他酮滿意度最高;中國患者停藥多因擔心副作用等,需關注患者體驗提升依從性。
精神醫學新觀點 - 抑郁癥,抗抑郁藥 - 2025-07-29
成人癥狀性腰椎側彎手術治療與非手術治療的長期療效比較
本文詳細解析2025年發表在《JAMA Surg.》上的前瞻性多中心試驗,比較了手術治療與非手術治療在成人癥狀性腰椎側彎中的長期療效。研究通過8年隨訪,提供了關于兩種治療方式的益處、并發癥及療效持久性的關鍵數據。
網絡 - 物理治療,前瞻性多中心試驗 - 2025-07-29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