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病例:肺實性微小結節兩年從4毫米到6毫米,會是肺癌嗎?附葉建明針對小實性結節的經驗分享
患者 2 年前發現左肺 4mm 實性結節,2 年間緩慢增大至 7mm,因與血管支氣管關系密切且表面毛糙,術后病理確診為浸潤性腺癌。
葉建明說結節 - 肺結節,浸潤性腺癌 - 2025-07-01
【協和醫學雜志】老年人四肢骨骼肌質量指數與肌肉力量的相關性研究:基于2024年全國常態化國民體質監測數據
本研究基于全國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通過系統分析老年人群肌肉質量與肌肉力量的量化關系,旨在明確ASMI在預防肌肉力量下降中的臨界值,為構建老年肌肉健康管理及臨床評估體系提供循證醫學證據。
協和醫學雜志 - 老年人,四肢骨骼肌質量指數 - 2025-06-28
運動峰值血壓265 mmHg?!陣發性房顫康復治療的生命回歸
72 歲男性因陣發性心悸就診,診斷為陣發性房顫、高血壓病,既往有肺癌手術史等。經心臟康復治療,包括 HIIT 運動訓練等,運動耐量顯著提高,房顫發作減少,血壓控制優化。
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循環 - 陣發性房顫,高血壓病 - 2025-06-28
【協和醫學雜志】中國老年人體重異常與體質水平的關系研究:基于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數據
本研究基于中國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數據,分析不同等級的體質指標與低體重、超重和肥胖之間的關聯,深入探討我國老年人體質水平與體重之間的關系,以期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協和醫學雜志 - 老年人,體重異常 - 2025-06-27
王劍杰教授:給抗腫瘤藥物裝上“核動力”,讓腫瘤細胞無所遁形
【醫悅匯】科普ONCO欄目特別邀請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王劍杰教授詳細解讀核醫學在腫瘤領域的應用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
醫悅匯 - PET/CT,核醫學 - 2025-06-27
腫瘤細菌免疫治療的研究現狀和未來方向
核藥是搭載放射性同位素的 “智能導彈”,具診療一體化優勢,RDC 成最具潛力方向,全球市場快速增長,中國加速追趕,未來 α 粒子療法等技術或重塑疾病治療范式。
小藥說藥 - 放射性藥物,核藥 - 2025-06-26
覺醒后卒中(WUIS):靜脈溶栓的可能性界定?
醒后缺血性卒中占缺血性卒中 14%~29.6%,因發病時間不明常被排除溶栓,近年研究顯示影像學評估后部分患者可經溶栓或血管內治療獲益。
神經科學論壇 - 靜脈溶栓,醒后缺血性卒中 - 2025-06-25
JCO:BTK抑制劑治療套細胞淋巴瘤的現有證據及治療建議
總結了cBTK抑制劑治療MCL的試驗數據,討論了一線整合cBTK抑制劑治療策略的證據強度和質量,表明在一線治療中加入cBTK抑制劑具有獲益,并提出了治療原則的建議。
網絡 - 套細胞淋巴瘤,BTK抑制劑,奧妥珠單抗,澤布替尼,奧布替尼,維奈克拉,阿可替尼 - 2025-06-24
【JCO】BTK抑制劑治療套細胞淋巴瘤的現有證據及治療建議
本文總結了cBTK抑制劑治療MCL的試驗數據,討論了一線整合cBTK抑制劑治療策略的證據強度和質量,表明在一線治療中加入cBTK抑制劑具有獲益,并提出了治療原則的建議。
聊聊血液 - 套細胞淋巴瘤,BTK抑制劑 - 2025-06-22
問診分析:隨訪長達6年的肺多發結節,手術與否的考量
47 歲男性肺部多發結節隨訪 6 年,病灶 1 考慮原位癌或微浸潤癌,病灶 2 為囊腔型肺癌可能,因病灶 2 有進展且可楔形切除,建議手術,體現肺結節診療中隨訪與干預的權衡。
葉建明說結節 - 肺多發結節,囊腔型肺癌 - 2025-06-22
誤診分析:這個術前我認為七成為惡性的結節,結果是……
肺實性小結節性質難定,一患者右肺上葉實性結節 3 年緩慢進展,影像似惡性,術后病理為肺內淋巴結。提示需權衡隨訪與手術風險,術中可視情況局部切除。
葉建明說結節 - 肺內淋巴結,肺實性小結節 - 2025-06-20
好文推薦 | 自身免疫性肌炎治療進展
自身免疫性肌炎(AIM)治療以糖皮質激素和傳統免疫抑制劑為一線,生物制劑如利妥昔單抗等為難治性患者帶來希望,需結合患者情況個體化治療,早期診斷和規范管理至關重要。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 - 糖皮質激素,自身免疫性肌炎 - 2025-06-18
認知衰退風險高8倍!JAMA:這個指標有效預測阿爾茨海默病,近10%正常老人“陽性”
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中,tau PET陽性率隨年齡增長,認知正常人群中約9.8%呈tau PET陽性,且超90%同時Aβ陽性。雙陽性者未來5年認知衰退風險近60%,是雙陰性人群的8倍。
醫學新視點 - 阿爾茨海默病,β淀粉樣蛋白,認知衰退 - 2025-06-18
【衡道丨病例】病理診斷——兒童C型淋巴瘤樣丘疹病
今天由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病理科劉霞醫生為大家帶來一例兒童C型淋巴瘤樣丘疹病的病例分享。
衡道病理 - 病理診斷,C型淋巴瘤樣丘疹病 - 2025-06-18
MDT病例分享 | 精準醫療與個體化治療:直腸癌晚期患者的長生存之路
75 歲男性直腸癌患者經新輔助化療、手術及多線靶向聯合化療等治療,生存期近 9 年。治療成功得益于 MDT 協作、精準靶向治療及及時方案調整,后續可考慮再次基因檢測及免疫治療等。
腫瘤醫學論壇 - 直腸癌,多線治療 - 2025-06-17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