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臨床實踐指南:偏頭痛的治療與預防
基于循證醫學制定關于偏頭痛發作終止治療和預防性治療的臨床實踐指南。我們制定這些指南,旨在提供循證建議,以提升醫生、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和政策制定者在偏頭痛管理方面的知識水平。
一藥雙效!JAMA超10萬人研究發現,皰疹疫苗可能幫你遠離癡呆
近日,《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發表一項準實驗(quasi-experiment)研究結果,表明有資格參與國家接種計劃的人群隨訪7.4年內被新診斷為癡呆的風險顯著降低了1.8%。
2025 SISC/IHS循證指南:偏頭痛的藥物治療
本文主要提供了偏頭痛的藥物治療指南,主要涉及急性治療和預防治療。為偏頭痛治療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也強調了當前研究中的差距,例如缺乏正面藥物比較以及需要長期結果研究。
Molecular Psychiatry:裸蓋菇素療法維持情緒驚喜,打破傳統藥物情感鈍化困局
裸蓋菇素療法(PT)在改善抑郁癥患者快感缺失癥狀上優于艾司西酞普蘭,且能維持對音樂驚喜的積極效價反應。神經影像顯示PT降低vmPFC激活并增強感覺區域活動,而艾司西酞普蘭則鈍化情緒反應。
關注面神經麻痹的味覺障礙
面神經麻痹是常見周圍神經疾病,30%-50% 患者伴味覺障礙。本文闡述其解剖病理、臨床診斷、治療及預后,強調早期綜合治療可改善預后,未來應聚焦分子機制與個性化治療。
Nat Aging:血漿 p-tau217 與 tau-PET 預測阿爾茨海默病,誰更勝一籌?
這項研究比較了血漿p-tau217和tau-PET在預測認知未受損(cognitively unimpaired,CU)個體未來認知下降方面的價值,并探討了它們在臨床試驗中的潛在應用。
2024版NIA-AA阿爾茨海默病診斷與分期標準更新解讀:多模態影像的診療意義
本文將著重解讀多模態影像技術在新標準框架下的核心定位與臨床應用價值,尤其是β-淀粉樣蛋白PET與tau PET在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診斷、生物學分期及治療監測中的關鍵作用,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指導。
Molecular Psychiatry:免疫相關生物標志物在主要精神、神經發育和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驅動作用及潛在新藥靶點
研究鑒定出29種免疫生物標志物與7種神經精神疾病存在潛在因果關系,其中20種具有治療潛力,包括ACE、AGER和CD40等已有藥物或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的靶點。
反復發熱、氣喘,竟查出“隱藏了幾十年的病”!醫生:從小就埋下了禍根!
37 歲李女士反復不適,經檢查確診肝豆狀核變性,介紹該病由 ATP7B 基因突變致銅代謝障礙,闡述其臨床表現、診斷流程及治療原則。
突然的頭暈,可能是耳朵里的"小石頭"在搗亂
耳石癥是常見內耳眩暈病,因耳石脫落引發。本文介紹內耳結構、鑒別診斷、誘因、檢查、治療及預防,強調首選手法復位,建議出現癥狀及時就醫,采取多種措施預防 。
【今日分享】ApoE ε4檢測在阿爾茨海默病臨床實踐中的規范應用專家共識
本文總結國內外ApoE ε4檢測在阿爾茨海默病中的應用證據,并在此基礎上撰寫共識,旨在充分認識ApoE ε4檢測在阿爾茨海默病中的臨床價值并合理應用,提高疾病診斷與治療
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診斷及治療專家共識(2024年版)
加強我國臨床醫師對PCNSL的認知,提高診斷和治療水平,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淋巴細胞疾病學組、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淋巴瘤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參考國內外指南、共識并結合最新的研究進展,討論并制定本共識。
帕金森病無癥狀期診斷新突破:基于tRFs的血液檢測方法
當前難以滿足帕金森病早期診斷的需求,該研究提出了一種基于血液檢測的無癥狀診斷新方法,通過定量分析轉移RNA片段(tRFs)中重復序列基序,實現了對帕金森病的早期、精準且低成本的檢測。
【協和醫學雜志】線粒體自噬與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相關性研究進展
本文回顧近年來線粒體自噬與VCI病理特征的關系研究,分析其在VCI中的調控機制,探討以線粒體自噬為靶點的潛在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