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7
骨質疏松、骨關節炎、腫瘤骨轉移等骨代謝異常相關疾病,多伴急、慢性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及人口平均壽命的延長,此類慢性疼痛病相關的社會問題和經濟負擔向我國的公共衛生系統提
2020-01-03
加速康復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最早由丹麥學者 Kehlet 提出,旨在通過多學科、多模式的圍術期干預措施,減輕手術應激反應,減少術后并發癥。ERAS 最早應用于結直腸外科,鑒于其可以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節省醫療資源,目前已擴展至骨科、婦科、泌尿外科及心胸外科等多個領域。2019 年 5 月,歐洲 ERAS 協會首次發布了《心臟手術圍術期監
2019-12-31
加速康復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指于圍手術期采取一系列在循證醫學證據支持基礎上優化的臨床路徑,從而減輕患者圍術期心理及生理應激反應,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并且可以降低醫療費用。
2019-12-30
貧血是骨科患者圍手術期常見的并存疾病,發生率為12.8%~45.0%。術前貧血常見原因有營養不良、慢性失血性疾病、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或創傷等;手術導致的顯性和隱性失血術后又將加重貧血。術后貧血造成細胞、組織、器官缺血缺氧,增加輸血率、感染風險、致殘率及死亡率,易引發血液傳播疾病并影響免疫功能,延緩術后康復,延長住院時間。術前明確貧血病因及貧血類型是治療貧血的關鍵。骨科手術圍手術期常見貧
2019-12-30
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快速提高,疼痛醫學已成為醫療健康領域的關鍵力量,而神經阻滯療法是目前國內外急、慢性疼痛診療的重要手段。尺神經阻滯療法可用于尺神經支配區外傷及手術后急性疼痛管理,也可用于診斷和治療相應
2020版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中心靜脈通路工作組發布的中心靜脈通路指南,是對2012年版指南的更新,指南主要內容涉及中心靜脈導管的放置,減少相關感染,機械,血栓以及其他相關不良結局,改善中心靜脈導管置入術相關的血管損傷等。
2019-12-10
術前肺功能評估的目的:使用無創或者微創的方法,準確評估患者肺功能,預測患者接受根治性手術后,圍術期并發癥的風險及遠期生存風險,為外科手術切除范圍決策提供依據。根據評估結果,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從而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提高遠期生活質量。
2019-12-08
促進術后恢復(ERAS)的概念最早于1997年在丹麥提出,本文主要基于文獻綜述,針對促進肺外科術后恢復的圍術期管理策略提出共識建議。
2019-11-30
WHO 對PBM 的定義為:以患者為中心,以循證醫學為證據,系統的優化和管理患者,制備高質量的輸注血制品,進而實現有效的患者管理。PBM 基于以下三大支柱:優化術前紅細胞量;減少診斷、治療或圍手術期失血量;增加個體對貧血的耐受性和急性輸血指征。PBM 理念推動了全球的患者血液管理規范。目前我國已提出妊娠期血液管理(妊娠期鐵缺乏和缺鐵性貧血診治指南)、髖、膝關節圍手術期貧血診治專家共識,以及術前貧血
2019-11-30
癌痛發病機制復雜,臨床表現多樣,治療效果的影響因素眾多,組建多學科疼痛管理團隊已成為廣泛共識。藥學部門在癌痛治療藥物規范使用與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工作內容涉及藥事管理和藥學服務中的各個環節。為充分發揮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在癌痛藥物治療過程中的作用,結合我國癌痛治療現狀,特制定本共識,以期為推進癌痛規范化管理的藥學服務實踐提供指引。
2019年11月,加拿大麻醉醫師學會(CAS)發布了麻醉實踐指南(2020修訂版),用于替代此前所有版本的麻醉實踐指南。2020版指南做了一些重要內容改變在文中加粗字體顯示。
2019-11-14
2019年11月,困難氣道協會(DAS)發布了成人清醒氣管插管指南。清醒氣管插管有很高的成功率和較好的安全性,但在預期困難氣道管理中的應用不足。本文主要針對成人清醒氣管插管的相關內容提出指導建議,內容涉及適應證,程序設置,檢查表,氧合,氣道通透性,鎮靜。氣管插管位置確認,并發癥,清醒氣管插管失敗的管理,插管成功后的處理,知情同意以及培訓。
2019-11-09
2018年,美國髖膝關節外科醫師協會(AAHKS)、美國骨科醫師學會(AAOS)、美國區域麻醉和疼痛醫學學會(ASRA)、美國髖關節學會(American Hip Society,AHS)、美國膝關節協會(AKS)聯合發布了關于氨甲環酸在初次髖膝關節置換中的應用臨床實踐指南。該臨床實踐指南針對氨甲環酸在初次髖膝關節置換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相關的一些共同且重要的問題制定了推薦意見。在此對全文進行翻譯,并
2019-10-30
枕神經阻滯是一種治療不同類型頭痛的方法,可單獨應用或與其他治療方法相結合。枕神經阻滯方法有多種,缺乏統一標準。但枕神經阻滯應是個體化的,并以精確的病史、完整的神經系統檢查和專家的技術執行為基礎。由于目
2019-10-30
抗凝(栓)門診是通過藥師和醫師的合作,對接受抗凝治療患者進行系統、規范、全面的指導與治療,以規范使用抗凝藥物,提高抗凝藥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依從性的多學科合作形式。抗凝(栓)門診的作用包括:(1)協助臨床醫師和患者從越來越多的抗凝藥物(包括華法林)中選擇最合適的藥物和劑量;(2)通過規范的長期監測,將患者的嚴重出血并發癥風險降至最低;(3)提高患者依從性,避免血栓并發癥。國內已有多家醫院開設了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