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Network Open:糞菌移植在腸道多重耐藥菌定植患者中的應用,安全性與潛在感染預防價值初探
FMT可在無抗生素預處理及腸道準備條件下安全實施,且FMT后菌群多樣性有所恢復,腸道優勢致病菌比例下降。
MedSci原創 - 糞菌移植,腸道多重耐藥菌 - 2025-07-27
DNA甲基化檢測和NGS檢測助力罕見膠質瘤臨床診斷,進展后再次檢測有助于臨床評估
4 例罕見膠質瘤病例顯示,其診斷復雜且需動態評估,分子診斷(如甲基化譜、NGS)及個體化治療(含根治性手術)可改善預后與生活質量。
蘇州繪真醫學 - 分子診斷,罕見膠質瘤 - 2025-07-27
【指南與共識】|化療相關腹瀉全程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5年版)
本專家組基于國內外循證醫學證據,結合臨床實踐經驗,對化療相關腹瀉的定義、發病機制、分類、評估、診斷、干預和預防進行充分的評估與討論,最終形成《化療相關腹瀉全程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5年版)》。
中國癌癥雜志 - 化療,腹瀉 - 2025-07-27
Science:人類首次實現:用“專屬食物”精準遙控腸道內的活體藥物
研究通過基因工程改造細菌,使其依賴紫菜聚糖定植并降解草酸鹽,實現可控腸道定植與清除,人體試驗顯潛力但需解決突變等問題。
生物探索 - 腸道菌群,活體藥物 - 2025-07-26
孩子犬吠樣咳嗽,聲音嘶啞?這種急癥可致命!
嬰幼兒因喉部解剖特點易患急性喉炎,多由感染引發,表現為犬吠樣咳嗽等,嚴重致喉梗阻,需激素等治療,必要時氣管切開。
MedSci原創 - 小兒急性喉炎,喉梗阻 - 2025-07-25
2025 IDSA臨床實踐指南:復雜尿路感染的管理和治療(概要)
該指南補充了2010年IDSA關于非復雜性尿路感染的管理指南,內容涉及男性和絕經期婦女的復雜性尿路感染的治療,并解決包括抗生素耐藥性在內的其他關鍵領域。
IDSA官網 - 復雜尿路感染 - 2025-07-25
Nature Genetics:化療對正常血細胞長期影響:增加突變負荷和促進克隆結構早衰
研究發現化療會增加正常血細胞突變負荷,致克隆結構早衰,突變特征與藥物相關,為減輕不良反應提供方向。
兒童腫瘤前沿 - 化療,突變負荷 - 2025-07-25
Nature:腸道“造物”,血管“遭殃”:研究揭示血脂不高,血管為何還會堵
研究發現腸道菌群代謝物 ImP 通過激活免疫炎癥驅動動脈粥樣硬化,是獨立風險因素,靶向其受體或成新療法。
生物探索 - 動脈粥樣硬化,腸道菌群 - 2025-07-25
Pediatrics:22q11.2缺失綜合征兒童健康管理臨床指南解析
本研究旨在基于ADRIATIC臨床數據,結合臺灣國家健康保險(NHI)支付體系,從臺灣醫療保障視角評估度伐利尤單抗鞏固治療的成本效益,為政策決策與臨床診療提供參考。
MedSci原創 - 染色體22q11.2缺失綜合征 - 2025-07-25
BMC Pediatr:圍產期抗生素對早產兒腸道菌群的影響,母乳喂養的干預價值與機制探索
本研究揭示了圍產期抗生素對早產兒腸道微生物群的顯著影響,明確了母乳喂養作為干預的重要性。
MedSci原創 - 腸道微生態,抗生素暴露 - 2025-07-24
Nature:別只怪抗生素了!研究發現更多藥物在影響你的腸道菌群
研究發現非抗生素藥物可通過影響腸道微生物組削弱定植抗性,增加腸道感染風險。地高辛通過激活宿主 RORγt 上調 BD-39,清除關鍵菌 SFB,抑制 Th17 免疫反應,該機制在人源化模型中保守。
生物探索 - 腸道微生物組,非抗生素藥物 - 2025-07-24
如何通過科學篩查和主動預防降低肝癌風險?
根據2025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肝癌在線”對肝癌的高危人群、篩查方法和預防措施進行了梳理,解答如何通過科學篩查和主動預防降低肝癌風險。
肝癌在線 - 肝癌 - 2025-07-23
浙江中醫藥大學發布:人參竹葉湯調節腸道菌群,顯著改善肥胖和胰島素抵抗!
近期,一項研究評估了人參竹葉湯對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的治療益處,并闡明了其改善糖脂代謝的潛在機制。
MedSci原創 - 肥胖,人參竹葉湯 - 2025-07-23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