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征服“不可成藥”靶點:AI為蛋白質世界的“幽靈”量身打造分子枷鎖
研究利用 AI 設計 “分子手套” 蛋白,可精準結合本質無序蛋白質區域,親和力高、特異性強,為疾病治療與研究開辟新路徑。
生物探索 - 靶向治療,本質無序蛋白質 - 2025-07-21
“個子越長越高”,卻越走越難?24歲小伙身高190卻險些心臟撕裂!罕見遺傳病竟潛伏多年未察覺!
24 歲男性因胸悶等癥狀就診,確診馬凡綜合征,該遺傳病累及結締組織,影響心、骨、眼等,需多學科治療與監測。
MedSci原創 - 馬凡綜合征,FBN1 - 2025-07-20
BMC Pediatrics:全麻下牙科干預顯著改善Kohlschutter-T?nz 綜合征患兒口腔健康及家庭生活質量
本研究通過系統量化評價證實,全身麻醉下的綜合牙科治療對KTSZ患者具有顯著的臨床和生活質量改善效應。
MedSci原創 - 全麻,牙科,Kohlschutter-T?nz 綜合征 - 2025-07-20
病例分享:這樣的磨玻璃結節雖小,但風險并不小,是需要相對積極些手術的!
60 歲男性發現左肺下葉磨玻璃結節,隨訪無好轉,因細毛刺征等提示惡性,術后確診浸潤性腺癌,強調形態特征比大小更關鍵。
葉建明說結節 - 浸潤性腺癌,肺磨玻璃結節 - 2025-07-20
七歲男童罹患髓母細胞瘤,基因檢測助力分子分型之余,檢出MLH1胚系雜合變異確診林奇綜合征
本病例是第三例林奇綜合征合并髓母細胞瘤病例,為林奇綜合征相關的癌癥提供了額外證據,并為患者治療開辟了新途徑。
蘇州繪真醫學 - 髓母細胞瘤,林奇綜合征 - 2025-07-18
繪真約大咖 | 寧忠華教授:聚焦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為什么都需要注重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在中樞神經系統腫瘤中意義重大,可輔助腦膠質瘤、髓母細胞瘤等多種腫瘤的分型、分級、治療指導及預后評估,推動精準診療。
蘇州繪真醫學 -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基因檢測 - 2025-07-18
eLife:武漢大學夏海斌/王敏發現CD81+通過C3/C3aR1激活中性粒細胞加劇牙周炎
該研究旨在探討細胞衰老在牙周炎發病機制中的作用,并確定其潛在機制。
iNature - 牙周炎,CD81+ - 2025-07-15
罕見病例:教訓太深刻了!規律隨訪6年,做了無數次CT,肺結節仍延誤至轉移!
患者肺結節隨訪 6 年,因多次評估延誤,術后確診低分化腺癌伴淋巴結轉移,提示實性結節需警惕緩慢進展的惡性可能,隨訪需結合多特征判斷。
葉建明說結節 - 肺結節,腺癌 - 2025-07-15
Science:重啟大腦“免疫系統”!革命性療法為致命腦白質病帶來新生曙光
研究發現替換突變小膠質細胞可遏制 ALSP 進展,小鼠及人類試驗均顯示其能穩定神經功能,為小膠質細胞病提供新治療范式。
生物探索 - 小膠質細胞,ALSP - 2025-07-15
CAR-T 細胞療法后的長期認知障礙:機制、意義與研究新方向
Geraghty等人的研究為CAR T細胞療法后的長期神經不良反應提供了首個系統且深入的機制性解釋,明確了除急性炎癥反應外,持續存在的神經微環境性炎癥才是導致認知障礙的主因。
MedSci原創 - 神經毒性,CAR-T 細胞療法 - 2025-07-14
熱議!凌晨1點去急診換藥,醫生果斷拒絕:換藥非急癥,不要占用資源!家屬嫌陪護床太硬,竟睡在了醫生休息室,醫患之間要有邊界感
男子凌晨1點去急診換藥,醫生果斷拒絕
MedSci原創 - 2025-07-14
Nature Medicine:你的器官幾歲了?一管血揭示11個器官的“真實年齡”,大腦和免疫系統或是長壽的關鍵密鑰
研究構建 11 個器官 “年齡時鐘”,發現大腦和免疫系統年輕態與健康長壽強相關,多器官衰老增死亡風險,生活方式可影響器官年齡。
生物探索 - 生物學年齡,器官時鐘 - 2025-07-13
【協和醫學雜志】超聲造影診斷短暫頸動脈周圍炎癥綜合征1例
41 歲女性因左頸部硬結伴疼痛就診,檢查示左頸總動脈分叉處血管壁炎,考慮短暫頸動脈周圍炎癥綜合征。經非甾體抗炎藥治療 7 個月,癥狀緩解,超聲隨訪示病變改善。
協和醫學雜志 - 短暫頸動脈周圍炎癥綜合征,血管壁炎 - 2025-07-12
醫生吐槽:做一個胸腔穿刺,僅38元;縫半天傷口,收費100多,太廉價,我們還能堅持多久?醫生也要掙錢養家,不要強求做圣人
醫生吐槽:做一個胸腔穿刺,僅38元
MedSci原創 - 2025-07-11
方案與建議|頭痛問診要領中國專家建議(2025版)
本建議涵蓋針對初診頭痛患者的9大問題,梳理繼發性頭痛的“紅旗征”,并提出兒童青少年及老年人群的差異化問診策略,可作為頭痛臨床診療工作中的參考。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 頭痛,問診 - 2025-07-10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