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學科對話: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DPNP)標準化診療路徑的臨床價值
專家們指出DPNP作為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癥,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痛苦,其防治工作亟待全社會和醫療界的共同關注。
網絡 - 2025-07-04
【骨麻征途】腰椎豎脊肌平面阻滯用于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手術的術后鎮痛效果:一項隨機對照雙盲研究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評估腰椎豎脊肌平面阻滯對接受DDH開放手術的兒科患者術后鎮痛評分的影響。
古麻今醉網 -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腰椎豎脊肌平面阻滯 - 2025-07-02
難治神經病理性疼痛『灼口綜合征』:當前的藥物治療總結
灼口綜合征(BMS)是慢性神經病理性口面部疼痛障礙,全球患病率約 1.73%,與神經病變、激素、心理等因素相關,多模式抗抑郁藥等藥物可靶向其神經生物學機制治療。
疼痛之聲 - 發病機制,灼口綜合征 - 2025-07-01
抑郁伴軀體疼痛如何選擇合適的藥物?
慢性疼痛是抑郁癥獨立危險因素,兩者形成惡性循環。米那普侖作為 5-HT/NE 雙通道抑制劑,可改善慢性疼痛及共病的抑郁,且不良反應少。
精神醫學新觀點 - 抑郁癥,慢性疼痛 - 2025-07-01
新藥『美洛加巴林』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臨床回顧
神經病理性疼痛(NP)臨床管理不足,一線藥物療效有限。美洛加巴林作為新型電壓門控 Ca2?通道 α2δ 亞基配體,獲批用于 DPNP,能有效緩解多種 NP,安全性良好,為 NP 治療提供新選擇。
疼痛之聲 - 神經病理性疼痛,美洛加巴林 - 2025-06-29
阿爾茨海默病早診突破:破解誤區,把握希望!
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識別有五大誤區,如健忘是正常老化等。破除誤區,利用前沿技術抓住干預窗口期,可將 AD 轉為可防可控慢性病。
神經科學論壇 - 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識別 - 2025-06-28
綜述|垂體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并發認知障礙及情緒異常研究進展
本文旨在系統性梳理PitNETs各分型患者精神心理異常的流行病學特征、病理機制及臨床管理進展,旨在為早期識別、精準評估和多學科干預提供參考。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 垂體神經內分泌腫瘤,精神心理異常 - 2025-06-27
誤診率翻倍!遇到超長潛伏的帶狀皰疹怎么辦?
70 歲男性患帶狀皰疹,前驅期長達 14 天,初被誤診為腰椎疾病,后依皮節水皰確診,經伐昔洛韋等治療緩解,提示臨床需警惕前驅期延長的帶狀皰疹并及時治療。
疼痛之聲 - 帶狀皰疹,前驅期延長 - 2025-06-27
創新治療慢性腦卒中失語癥!BMJ: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徐文東團隊C7神經切斷聯合強化語言康復療法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
該項創新研究巧妙結合神經外科技術與傳統言語康復,為慢性卒中后失語患者提供嶄新的康復路徑。
MedSci原創 - 慢性腦卒中失語癥,C7神經切斷術,語言康復療法 - 2025-06-27
BMJ:超萬人研究證實,Gabapentinoids 治療前后需警惕自傷風險
本研究填補了Gabapentinoids使用前后自傷風險動態變化的研究空白,力圖更全面理解gabapentinoids的安全性。
MedSci原創 - Gabapentinoids,自傷風險 - 2025-06-21
重筑心路,重獲“心”生 ——冠狀動脈搭橋術后心臟康復病例
30 歲女性因冠狀動脈瘤行冠脈搭橋術,術后結合藥物、心理、營養及運動處方進行心臟康復,Ⅱa 期后轉 Ⅱb 期 MIIT 訓練,運動耐量顯著改善,癥狀緩解。
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循環 - 冠脈搭橋術,冠狀動脈瘤 - 2025-06-21
重癥肌無力:中西醫結合臨床實踐與優化策略
重癥肌無力中西醫結合治療具獨特優勢,西醫靶向治療有補體抑制劑等新進展,中醫深化辨證論治,二者協同可免疫調節、增效減毒,雖面臨挑戰,但代表未來重要發展方向。
神經科學論壇 - 重癥肌無力,中西醫結合 - 2025-06-19
椎間孔外脊神經刺激治療神經性疼痛:安全性和長期療效回顧
神經病理性疼痛治療難,椎間孔外脊神經刺激(SNS)可解 DRG-S 挑戰。研究顯示其試驗期 75% 患者疼痛緩解≥50%,長期滿意達 90%,并發癥可控。
疼痛之聲 - 神經病理性疼痛,椎間孔外脊神經刺激 - 2025-06-19
Immunity:白癜風患者新希望!上海交通大學王宏林等揭示白癜風神經免疫新機制和治療新策略!
該研究表明,傷害感受器衍生的CGRP增強白癜風患者真皮I型傳統樹突狀細胞功能,驅動自身反應性CD8+?T細胞應答。
iNature - 白癜風 - 2025-06-19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