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四川大學彭勇研究揭示了環狀RNA克服三陰性乳腺癌對BET抑制劑的獲得性耐藥的機制
該研究發現,RNA結合蛋白IGF2BP2通過增強c-MYC mRNA的翻譯,成為TNBC獲得性BETi耐藥的關鍵驅動因子。
iNature - 三陰性乳腺癌,環狀RNA - 2025-07-18
全外顯子組測序WES揭示高危神經母細胞瘤患者的新型候選驅動突變和潛在可用藥突變
本研究結果為神經母細胞瘤潛在分子發病機制和治療靶點提供了相關新信息的全面概述。
蘇州繪真醫學 - 全外顯子組測序,高危神經母細胞瘤 - 2025-06-15
了解腫瘤相關細胞外基質
腫瘤微環境中細胞外基質通過調節腫瘤免疫抑制影響免疫治療效果,其成分及重塑可阻礙T細胞浸潤、抗原呈遞等。靶向ECM分子、酶或結構的策略正處于研究和臨床試驗階段,有望優化免疫療法。
小藥說藥 - 腫瘤微環境,細胞外基質 - 2025-06-08
eGastroenterology:飲食趨同≠菌群趨同!
比利時魯汶大學研究發現,即便 18 名健康志愿者統一飲食 6 天,腸道菌群未趨同,個體差異仍顯著,且有害菌增加、有益菌減少,提示飲食多樣性對腸道健康重要,需個性化營養策略。
eGastroenterology - 腸道菌群,飲食趨同 - 2025-06-05
Cell:告別“一刀切”:骨骼肌深層分子圖譜,開啟糖尿病精準醫療新篇章!
《Cell》研究通過蛋白質組學分析 120 余名志愿者骨骼肌,發現禁食狀態分子特征可精準預測胰島素敏感性,揭示 JNK-p38 通路等關鍵機制,男女代謝有差異但核心機制相似,為糖尿病精準治療提供方向。
生物探索 - 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 - 2025-06-03
【神麻人智】通過功能性MRI測量健康成年人全身利多卡因給藥的神經相關性單臂開放標簽研究
通過功能性MRI測量,利多卡因與急性疼痛的反應的廣泛降低有關,并調節了全腦功能連接,主要是降低了長程連接。這伴隨著疼痛感知和記憶能力的小幅但顯著下降。
古麻今醉網 - 急性疼痛,功能連接 - 2025-05-30
Nature Medicine:找到更多 ≠ 活得更好?ProfiLER-02研究深度剖析晚期腫瘤廣泛基因檢測的真實價值
ProfiLER-02 研究對比晚期實體瘤患者使用廣泛與有限基因組合檢測。廣泛檢測雖能發現更多治療建議,使稍多患者用上靶向療法,但未顯著延長無進展生存期,揭示精準醫療實踐的挑戰與機遇。
生物探索 - 癌癥,基因檢測 - 2025-04-09
Nature:癌細胞的“特洛伊木馬”:浙大團隊揭示腫瘤免疫逃逸的機制
近期,浙江大學醫學院許大千博士團隊發表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腫瘤免疫逃逸的機制,為開發新型免疫治療策略帶來了曙光。
醫悅匯 - 腫瘤免疫逃逸,ADSL - 2025-03-12
Nature Medicine:當肺癌細胞開啟"致命遷徙":研究人員解碼腦轉移的終極密碼
研究以單細胞精度揭示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機制,發現染色體不穩定、癌細胞 “變身”、腦部免疫荒漠等現象,為診斷和治療提供新方向,也面臨時空異質性等挑戰。
生物探索 - 非小細胞肺癌,單細胞測序 - 2025-03-02
J Ethnopharmacol:黃芩清熱除痹膠囊通過下調CircRNA 104633抑制JAK 2/STAT 3通路減輕痛風性關節炎炎癥和高凝狀態
從抗炎、抗凝方面探討黃芩清熱除痹膠囊(HQC)治療痛風性關節炎(GA)的作用機制。
MedSci原創 - 炎癥,痛風性關節炎,高凝狀態,JAK2/STAT3通路, CircRNA 104633,黃芩清熱除痹膠囊 - 2025-02-28
【衡道丨病例】一例青少年小圓細胞惡性腫瘤病理診斷的歷程
本期,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王春老師將通過1例青少年小圓細胞惡性腫瘤的病理診斷歷程,為大家分享病理診斷工作中的心得體會。
衡道病理 - 免疫組化,透明細胞肉瘤 - 2025-02-25
Circulation:周斌/何奔/王利新利用譜系示蹤新技術揭示平滑肌細胞起源異質性與主動脈相關疾病的作用
該研究利用Cre-loxP和Dre-rox的雙同源重組酶,開發了系統性的交叉遺傳示蹤新技術,成功實現了對主動脈不同發育起源平滑肌細胞(SMCs)的精準譜系示蹤和遺傳靶向。
論道心血管 - 主動脈,平滑肌細胞 - 2025-02-12
十三鬼穴:中醫針灸里的什么穴位組合
“十三鬼穴” 是中醫針灸治療精神類疾病的特殊穴位組合,源于唐代,有特定定位和作用?,F代認為其療效與調節神經系統有關,應用時需專業操作,結合其他療法,且存在禁忌,建議中西醫結合治療精神疾病。
疼痛康復研究 - 針灸,十三鬼穴 - 2025-02-09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