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版干預類非隨機研究偏倚風險評價工具(ROBINS-I V2)中文解讀
ROBINS-I V2工具通過科學化的結構設計和規范化流程,顯著提升了非隨機干預研究偏倚評價的嚴謹性,適用于臨床研究的證據質量分級與循證決策支持,值得推廣應用。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 干預類非隨機研究偏倚風險評價工具 - 2025-07-01
伊奈利珠單抗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臨床實踐專家建議(2024)
本建議采用改良德爾菲法,經過兩輪專家組投票,形成30條推薦意見,以期解答伊奈利珠單抗治療NMOSD相關的10個關鍵臨床問題。
中國臨床神經科學 - 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 - 2025-07-01
北大人民醫院隨機研究,ATG聯合低劑量后置環磷酰胺預防單倍型移植GVHD未優于ATG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學者開展了一項前瞻性隨機對照III期研究來探討這一問題,也是首個比較 ATG-PTCy 與 10 mg/kg ATG 方案預防 GVHD 療效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
聊聊血液 - GVHD,環磷酰胺 - 2025-07-01
Gut:結合糞便隱血、缺鐵性貧血及年齡提升結直腸癌風險預測準確性
本研究驗證并細化了早期文獻結論,明確f-Hb、年齡與IDA對預測結直腸癌風險的重要性及相互作用。
MedSci原創 - 結直腸癌,缺鐵性貧血,糞便隱血 - 2025-07-01
罕見病例:肺實性微小結節兩年從4毫米到6毫米,會是肺癌嗎?附葉建明針對小實性結節的經驗分享
患者 2 年前發現左肺 4mm 實性結節,2 年間緩慢增大至 7mm,因與血管支氣管關系密切且表面毛糙,術后病理確診為浸潤性腺癌。
葉建明說結節 - 肺結節,浸潤性腺癌 - 2025-07-01
人工智能在醫療中的醫患關系影響研究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在醫療中的應用及其對醫患關系的影響,基于2025年最新研究,分析AI技術如何優化醫患溝通、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并探討相關倫理和法律問題。
網絡 - 2025-07-01
細胞因子在癌癥免疫治療中的當前發展趨勢
細胞因子作為抗癌免疫療法已發展 40 年,IL-2、IL-12 等經基因治療、融合蛋白等技術改造,雖面臨毒性等挑戰,仍成新前沿。
小藥說藥 - 癌癥免疫治療,細胞因子 - 2025-06-30
血小板減少癥對肝硬化合并急性靜脈曲張出血患者內鏡下靜脈曲張治療失敗的影響
該研究旨在探討血小板減少癥與肝硬化合并AVB患者EVT術后5天內出血控制失敗的關系。
消化界 - 血小板減少癥,急性靜脈曲張出血 - 2025-06-30
世界急診外科學會-泛美創傷共識聲明:優先控制循環而非氣道以提高失血性創傷患者的生存率
本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旨在評估循環 - 氣道 - 呼吸(CAB)方法與傳統 ABC 流程相比,在改善嚴重出血創傷患者生存率方面的有效性。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Surgery - 失血性創傷 - 2025-06-30
2025 國際多學科共識:關于單基因炎癥性免疫失調疾病的定義和臨床處理方法
本共識指南特別適用于影響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的致病(或可能致病)基因突變,不包括意義不明確的變異(VUS)。
Alkwai et al. Pediatric Rheumatology - 單基因炎癥免疫失調疾病 - 2025-06-30
《EGFR20外顯子插入突變非小細胞肺癌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要點解讀
本文重點解析了2024版共識中新增的推薦與修訂內容,并梳理了未來研究和臨床實踐的探索方向,以期為臨床診療提供更科學、更精準的指導依據。
腫瘤防治研究 - 非小細胞肺癌 - 2025-06-30
《柳葉刀》:三明模式——中國醫療改革進行時
2025年6月21日,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 )刊發《三明模式:改革中國的衛生系統》,評論三明模式和醫療改革。
MedSci原創 - 醫療改革,三明模式 - 2025-07-01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