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診分析:乳癌術后多發(fā)肺結節(jié),醫(yī)生說達到了手術標準。何謂達到標準?真的是這樣嗎?
39 歲女性乳腺癌術后 3 年,肺內淡磨玻璃結節(jié)術前即存在,增長緩慢,考慮原發(fā),風險低屬廣義腫瘤范疇,建議長期隨訪,關注密度變化而非單純大小。
葉建明說結節(jié) - 肺磨玻璃結節(jié),原發(fā)肺癌 - 2025-07-25
Neuron:我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小鼠腦出血在單細胞分辨率下的時空轉錄組圖譜
腦出血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流行疾病。這項研究在 ICH 后生成了小鼠大腦的單細胞分辨率時空轉錄組圖譜,促進了對腦細胞對腦出血后損傷的局部和整體反應的理解。
MedSci原創(chuàng) - 腦出血,腦細胞變化,時空轉錄組,出血后損傷 - 2025-07-24
讀書報告 |Zenocutuzumab治療NRG1融合基因陽性腫瘤的療效
該藥物對多種腫瘤及其基因融合樣式有治療功效,研究結果表明,NRG1基因融合可當作可行的藥物治療靶點。
iCombo - Zenocutuzumab,NRG1融合基因 - 2025-07-22
清華大學李舟/中科院大學封紅青團隊《AM》:壓電可注射抗粘附水凝膠促進肌腱損傷的內源性愈合
團隊研發(fā)壓電可注射抗粘連水凝膠,抑制肌腱外源性愈合,超聲激發(fā)壓電纖維促進內源性修復,助力肌腱功能恢復。
BioMed科技 - 肌腱損傷,壓電可注射抗粘連水凝膠 - 2025-07-20
經(jīng)驗教訓:肺癌消融一定要把握好適應證,不然就真的害了病人!又一位被消融延誤結友
肺結節(jié)消融有嚴格適應證,適用于無法手術或拒絕手術者,過度使用可能致復發(fā)轉移,需遵循指南優(yōu)先手術。
葉建明說結節(jié) - 肺結節(jié),消融治療 - 2025-07-17
Science:重啟大腦“免疫系統(tǒng)”!革命性療法為致命腦白質病帶來新生曙光
研究發(fā)現(xiàn)替換突變小膠質細胞可遏制 ALSP 進展,小鼠及人類試驗均顯示其能穩(wěn)定神經(jīng)功能,為小膠質細胞病提供新治療范式。
生物探索 - 小膠質細胞,ALSP - 2025-07-15
脫發(fā)補充維生素真的管用?Science重磅:這種常見的維生素是器官再生、毛發(fā)生長、修復皮膚的關鍵!
攝入要“剛剛好”,該怎么補充?
MedSci原創(chuàng) - 2025-07-15
STTT:新型小肽66CTG穩(wěn)定c-Myc蛋白,促進三陰性乳腺癌進展
該研究突破了非AUG起始密碼子編碼微肽的研究瓶頸,鑒定了由lncRNA CDKN2B-AS1編碼的66CTG肽,其在TNBC中作為新型致癌因子參與調控c-Myc蛋白穩(wěn)態(tài)。
MedSci原創(chuàng) - 三陰性乳腺癌,66CTG - 2025-07-14
【協(xié)和醫(yī)學雜志】超聲造影診斷短暫頸動脈周圍炎癥綜合征1例
41 歲女性因左頸部硬結伴疼痛就診,檢查示左頸總動脈分叉處血管壁炎,考慮短暫頸動脈周圍炎癥綜合征。經(jīng)非甾體抗炎藥治療 7 個月,癥狀緩解,超聲隨訪示病變改善。
協(xié)和醫(yī)學雜志 - 短暫頸動脈周圍炎癥綜合征,血管壁炎 - 2025-07-12
Nature:繼“人類基因組計劃”后,生命科學的下一個宏偉藍圖:繪制人體億萬細胞的“突變天書”
《Nature》研究揭示人體是基因有差異的細胞構成的嵌合體,體細胞突變普遍存在,隨年齡累積,與疾病和衰老相關。
生物探索 - 體細胞突變,體細胞嵌合 - 2025-07-11
“不想運動”真不是因為懶?最新研究:腸道菌群失調才是“元兇”!色氨酸代謝紊亂使多巴胺不足,削弱運動的動力,快樂感也溜走
本研究探討了運動疲勞的生理機制以及運動疲勞過程中腸道微生物組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總結了益生菌在運動疲勞調節(jié)中的調節(jié)功能,并探討了益生菌在緩解運動疲勞方面的潛在機制和作用靶點。
MedSci原創(chuàng) - 腸道菌群,益生菌 - 2025-07-08
JAMA Pediatr:Medicaid報銷助力產(chǎn)后抑郁篩查,提升母親心理健康診斷與治療率
本研究證實,Medicaid對兒科產(chǎn)后抑郁篩查的報銷政策,能有效促進篩查實施,提高病癥識別及門診治療的利用,特別是在高風險、低收入群體中效果顯著。
MedSci原創(chuàng) - 心理健康,產(chǎn)后抑郁,Medicaid報銷 - 2025-07-07
Nature Methods:解鎖細胞3D迷宮:AI新視角,看清生命最微觀的動態(tài)建筑
研究開發(fā)出基于點云和三維旋轉不變性 AI 模型的表征學習框架,可解析細胞內復雜結構 3D 形態(tài),揭示生物學意義,在藥物篩選中能捕捉細微表型變化。
生物探索 - 細胞成像,三維旋轉不變性 - 2025-07-06
Gut: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降低結腸憩室炎發(fā)病風險并減輕遺傳風險影響
本研究首次系統(tǒng)揭示了健康生活方式對結腸憩室炎風險的顯著保護作用在不同族群及遺傳易感性個體中均存在,體現(xiàn)了生活方式干預的普適價值。
MedSci原創(chuàng) - 健康生活方式,結腸憩室炎 - 2025-07-06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