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脂蛋白 (a) 如何獨立預測外周動脈疾病與頸動脈狹窄風險?
本研究通過大規模、前瞻性且具有多樣遺傳背景的人群數據,首次全面揭示了Lp(a)作為冠脈外動脈粥樣硬化(特別是PAD和頸動脈狹窄)發病及疾病進展的強勁獨立風險標志物。
MedSci原創 - 頸動脈狹窄,外周動脈疾病,脂蛋白 (a) - 2025-08-01
AL 1.0指引導管右冠造影后夾層血流中斷,Stingray球囊輔助下重回真腔!
81 歲女性因心悸氣促就診,冠脈造影中右冠脈近端夾層閉塞,經多入路嘗試及 CTO 技術處理,最終植入支架,提示困難入路醫源性夾層風險高,需重視預防與應對。
DrKing道金醫學 - 冠脈造影,醫源性夾層 - 2025-07-30
JACC:Inclisiran單藥治療顯優勢,低風險ASCVD患者 6 個月 LDL-C 降幅顯著
VICTORION-Mono研究首次系統驗證了inclisiran單藥治療在無背景降脂治療的初級預防患者群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MedSci原創 - inclisiran,低風險ASCVD - 2025-07-23
紐歐申醫藥 (NeuShen Therapeutics) 完成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凱乘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紐歐申醫藥 (以下簡稱“公司”) 是一家臨床階段的國際化生物技術公司,專注于開發針對神經和精神類疾病的創新療法。
網絡 - 2025-07-19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基于大規模電子健康記錄OARD數據庫,顯著提升罕見病表型注釋覆蓋與關聯識別
本研究基于大規模跨機構真實世界電子健康數據,構建了開放的罕見病及其相關表型注釋數據庫OARD,突破了傳統人工注釋覆蓋有限的瓶頸。
MedSci原創 - 早期診斷,罕見病 - 2025-07-17
單次用藥,甘油三酯降低近70%!《自然-醫學》:新藥強效降低多種致動脈硬化的血脂指標
1 期試驗顯示,單克隆抗體 LY3475766 靶向 ANGPTL3/8 復合物,單次給藥可顯著降低多種致動脈粥樣硬化脂蛋白,升高 HDL-C,安全性良好。
醫學新視點 - 高脂血癥,LY3475766 - 2025-07-15
European Heart Journal:RNA干擾新突破,lepodisiran 靶向降低脂蛋白 (a) 的 Ⅱ 期臨床試驗成果解析
傳統降脂藥物幾乎無法針對性降低Lp(a),其遺傳穩定性導致許多高?;颊呷悦媾R較大的心血管事件殘余風險。
MedSci原創 - RNA干擾,Lepodisiran - 2025-07-13
高血壓與血脂異常:究竟誰對ASCVD的“貢獻”更大?
本文旨在綜述高血壓與血脂異常在ASCVD中的病理生理機制、流行病學特點、診療策略,以期對ASCVD的防控提供科學依據。
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循環 - ASCVD,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 2025-07-10
IF:52.7!上海中醫藥大學,最新STTT:新型鐵死亡誘導劑!
本文通過體外和體內實驗,系統地研究了ACE誘導結直腸癌細胞鐵死亡的機制,并揭示了其通過雙重靶向PCBP1/2和GPX4實現鐵死亡誘導的分子機制。
BioMed科技 - 鐵死亡 - 2025-07-09
孫藝紅教授:動脈粥樣硬化抗炎癥治療,性價比高嗎?
近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孫藝紅教授在第十九屆東方心臟病學會議上以“動脈粥樣硬化抗炎癥治療,性價比高嗎?”為題進行了報告。
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循環 - 動脈粥樣硬化,抗炎癥治療 - 2025-07-09
npj Precision Oncology:ALK陽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中的循環腫瘤DNA(ctDNA)應用:用于監測和耐藥突變識別的概念驗證
鑒于ALK+ ALCL病情起伏多變,ctDNA的動態監控可助力臨床診斷、療效評估和早期復發預警,進一步豐富精準醫療工具箱。
MedSci原創 - ctDNA,ALK陽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 - 2025-07-08
European Heart Journal:基因治療與基因編輯引領脂蛋白紊亂治療新紀元
近年來,以精確堿基編輯為代表的基因編輯技術,特別是CRISPR技術的興起,為一勞永逸的基因修飾提供了可能,能夠精準、高效地使致病基因失活,從根本上降低LDL-C水平。
MedSci原創 - 基因治療,脂蛋白 - 2025-07-06
NEJM:新型 CETP 抑制劑 Obicetrapib,心血管高?;颊呓抵孪M?/a>
Obicetrapib的研究為心血管領域帶來了一線希望。傳統調脂療法在部分高?;颊咧行Ч邢?,而強效且耐受良好的新型CETP抑制劑,有望成為控制殘余心血管風險的利器。
MedSci原創 - 心血管風險,Obicetrapib - 2025-07-05
林奇綜合征相關基因大片段重排檢測
林奇綜合征由 MMR 基因(MLH1、MSH2 等)和 EPCAM 基因胚系突變引起,約 17.4% 患者存在大片段重排變異,MLPA 和經驗證的 NGS 可用于檢測,有助 LS 診斷與遺傳風險評估。
蘇州繪真醫學 - 林奇綜合征,基因大片段重排 - 2025-07-04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