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es Care:糖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為難治性 2 型糖尿病提供降糖新路徑——CATALYST隨機、安慰劑對照研究
CATALYST這一臨床試驗為難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個新的診療范式。
MedSci原創 - 糖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難治性 2 型糖尿病 - 2025-07-02
罕見病例:肺實性微小結節兩年從4毫米到6毫米,會是肺癌嗎?附葉建明針對小實性結節的經驗分享
患者 2 年前發現左肺 4mm 實性結節,2 年間緩慢增大至 7mm,因與血管支氣管關系密切且表面毛糙,術后病理確診為浸潤性腺癌。
葉建明說結節 - 肺結節,浸潤性腺癌 - 2025-07-01
【麻案精析】剖宮產腰麻平面過高→心動過緩→應用格隆溴銨:1例驚險的反向Takotsubo心肌病
一例來自澳大利亞的罕見圍產期反向Takotsubo心肌病病例,認為其病因與擇期剖宮產術中因心動過緩應用格隆溴銨有關,同時存在顯著的心理應激因素。
古麻今醉網 - 剖宮產,takotsubo心肌病 - 2025-06-30
精神壓力大會促癌?Nature子刊:壓力竟"關閉"抗癌基因,重塑神經,“喂養”癌王;且會擾亂腸道益生菌,促進乳腺癌進展
是時候放慢些腳步了
MedSci原創 - 胰腺癌,去甲腎上腺素,ALKBH5 - 2025-06-30
髓外病變與BCMA CAR-T治療RRMM的重度毒性相關
《Haematologica》近日發表一項單中心回顧性研究,評估了活動性 EMD 對接受 BCMA CAR-T治療的 RRMM 患者的毒性、療效和生存期的影響。
聊聊血液 - 多發性骨髓瘤,髓外病變 - 2025-06-29
【協和醫學雜志】老年人四肢骨骼肌質量指數與肌肉力量的相關性研究:基于2024年全國常態化國民體質監測數據
本研究基于全國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通過系統分析老年人群肌肉質量與肌肉力量的量化關系,旨在明確ASMI在預防肌肉力量下降中的臨界值,為構建老年肌肉健康管理及臨床評估體系提供循證醫學證據。
協和醫學雜志 - 老年人,四肢骨骼肌質量指數 - 2025-06-28
【論著】不同抗血小板聚集治療方案對顱內破裂寬頸動脈瘤急性期行LVIS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
筆者擬通過回顧性分析顱內破裂寬頸動脈瘤急性期行LVIS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患者的病歷資料,探討術中靜脈應用替羅非班和術前負荷量雙聯抗血小板聚集治療方案對該類患者的臨床療效?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 LVIS支架,顱內破裂寬頸動脈瘤 - 2025-06-28
【論著】|甲狀腺CT輻射劑量、圖像質量與女性體成分的相關性研究
本研究旨在單中心回顧性分析甲狀腺CT檢查的輻射劑量、圖像質量與女性體成分的相關性,以期為甲狀腺CT輻射劑量的控制和圖像質量的優化提供理論參考。
中國癌癥雜志 - 輻射劑量,體成分 - 2025-06-28
運動峰值血壓265 mmHg?!陣發性房顫康復治療的生命回歸
72 歲男性因陣發性心悸就診,診斷為陣發性房顫、高血壓病,既往有肺癌手術史等。經心臟康復治療,包括 HIIT 運動訓練等,運動耐量顯著提高,房顫發作減少,血壓控制優化。
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循環 - 陣發性房顫,高血壓病 - 2025-06-28
2位作者,一篇Nature系列綜述:CAR T 細胞療法治療癌癥的神經系統并發癥
CAR-T 療法神經毒性包括 ICANS、TIAN 及 BCMA 靶向治療后的遲發性并發癥,機制涉及炎癥、血腦屏障破壞等,現有治療以激素和細胞因子抑制劑為主,未來需優化 CAR 設計等。
BioMed科技 - 神經毒性,CAR T細胞 - 2025-06-27
王劍杰教授:給抗腫瘤藥物裝上“核動力”,讓腫瘤細胞無所遁形
【醫悅匯】科普ONCO欄目特別邀請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王劍杰教授詳細解讀核醫學在腫瘤領域的應用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
醫悅匯 - PET/CT,核醫學 - 2025-06-27
腫瘤細菌免疫治療的研究現狀和未來方向
核藥是搭載放射性同位素的 “智能導彈”,具診療一體化優勢,RDC 成最具潛力方向,全球市場快速增長,中國加速追趕,未來 α 粒子療法等技術或重塑疾病治療范式。
小藥說藥 - 放射性藥物,核藥 - 2025-06-26
病例分享:心可真大呀!胸腔內有個占位5厘米多,居然一年沒管它!
75 歲女性體檢發現后縱隔 5 厘米占位,一年未處理,影像顯示邊緣光滑,考慮神經源性腫瘤,術后病理確診神經鞘瘤,提示此類良性腫瘤雖生長慢,但增大后手術難度增加,應及時處理。
葉建明說結節 - 肺結節,神經鞘瘤,后縱隔腫物 - 2025-06-26
大咖談 | 放射治療的心血管毒性
放射治療(尤其胸部腫瘤)可誘發心血管疾病(RICD),其風險與心臟受照劑量呈正相關,且無絕對安全閾值。
iCombo - 放射治療,心血管毒性 - 2025-06-25
覺醒后卒中(WUIS):靜脈溶栓的可能性界定?
醒后缺血性卒中占缺血性卒中 14%~29.6%,因發病時間不明常被排除溶栓,近年研究顯示影像學評估后部分患者可經溶栓或血管內治療獲益。
神經科學論壇 - 靜脈溶栓,醒后缺血性卒中 - 2025-06-25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