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最新研究:每周超3.5杯牛奶,肝癌風險或增45%?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每周牛奶攝入超 3.5 杯可能顯著增加肝癌風險,高脂乳制品與慢性肝病死亡風險正相關,低脂乳制品和酸奶或有保護作用,機制涉及 IGF、脂肪酸等。
MedSci原創 - 肝癌,牛奶 - 2025-05-18
最新研究揭秘:長期用TNF-α抑制劑,類風濕患者癡呆風險竟降低?
研究表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長期使用 TNF-α 抑制劑(超 180 天、累計劑量≥1036 日)可降低癡呆風險達 42%-61%,機制與阻斷炎癥通路相關,建議堅持長療程并結合生活方式干預。
MedSci原創 - 類風濕關節炎,TNF-α抑制劑 - 2025-05-18
Chin Med:三黃瀉心湯通過誘導白色脂肪組織褐變和激活棕色脂肪組織改善肥胖小鼠的脂質紊亂
本研究通過體內和體外實驗研究了三黃瀉心湯(SHX)對肥胖的影響及其潛在機制。
MedSci原創 - 3T3-L1白色脂肪細胞;脂肪可塑性;HIB-1B棕色脂肪細胞;肥胖;三黃瀉心湯 - 2025-05-17
詳解ADC:從payload、linker到抗體偶聯技術
抗體偶聯藥物(ADC)由三部分構成,本文介紹其有效載荷(如微管破壞藥、DNA 損傷藥)、連接子類型及生物偶聯技術的研究進展,展現該領域突破與發展前景。
小藥說藥 - 抗體偶聯藥物,有效載荷 - 2025-05-16
Cell Metab | 寒冷刺激會通過PLA2G15重塑肝臟雙單酰基甘油磷酸脂質水平
該研究揭示了寒冷暴露下肝臟脂質重塑的新機制,即TFEB通過調控PLA2G15的表達來影響BMP脂質的水平,進而調節溶酶體功能和能量代謝。研究增進了我們對肝臟在寒冷適應中作用的理解。
MedSci原創 - PLA2G15,寒冷刺激,雙單酰基甘油磷酸(BMP)脂質 - 2025-05-16
:揭示脂肪酸與線粒體從肝星狀細胞共轉移至癌細胞促進肝癌進展
重慶醫科大學團隊發現,肝星狀細胞中 MTFR2 通過促進線粒體分裂,向肝癌細胞轉移脂肪酸和線粒體,增強其代謝并推動腫瘤進展,為肝癌治療提供新靶點。
BioMed科技 - 肝癌,MTFR2 - 2025-05-16
肥胖克星!浙江大學重磅研究:中藥+益生菌,逆轉高脂飲食引發的肥胖與代謝危機
該研究評估了TCMP對高脂飲食誘導的小鼠肥胖和脂代謝紊亂影響。
MedSci原創 - 高脂飲食,TCMP - 2025-05-16
心衰合并冠心病的管理與治療(24年心衰指南)
2024年《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給出了更加系統和個體化的處理策略。本文結合最新指南和臨床實踐,探討心衰合并冠心病的管理與治療策略。
心血管時間 - 心衰,冠心病 - 2025-05-15
【論腫道麻】細胞質核酸感應作為危重疾病的驅動因素:機制和治療進展
通過對DNA和RNA傳感器及其配體的詳細分析,揭示了核酸感應途徑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膿毒癥、創傷和缺血等疾病中的關鍵作用,并探討了相關的治療策略,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點。
古麻今醉網 - 危重癥,核酸感應 - 2025-05-15
JCI Insight:跨肺代謝組學在結締組織病相關肺血管病變中的生理學意義 —— 最新研究解讀
本研究結果支持將運動右心導管聯合代謝組學檢測應用于PAH患者個體化評估,探討代謝靶向干預時機與效果預測,有望優化現有藥物方案或開發新型代謝調節治療策略。
MedSci原創 - 肺血管病,跨肺代謝組學 - 2025-05-15
Cell Discov?| 靶向BSG抗體:調節腫瘤代謝與免疫反應的新策略
本研究通過開發一種新型的BSG抗體6E7F1,揭示了BSG在調節MCT1和MCT4活性中的關鍵作用,并展示了6E7F1在抑制腫瘤生長和增強抗腫瘤免疫反應中的潛力。
MedSci原創 - 免疫反應,乳酸,腫瘤代謝,BSG抗體 - 2025-05-14
再添新證!每周3.5杯牛奶,肝癌風險飆升45%?最新研究:多喝牛奶,肝癌、前列腺癌及乳腺癌風險飆升,但酸奶有保護作用!
還是得喝得“有門道”
MedSci原創 - 肝癌,牛奶,慢性肝病 - 2025-05-13
山茱萸如何逆轉脂肪肝?河南中醫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藥學院和安徽中醫藥大學攜手共同揭秘
本研究為NAFLD的治療帶來了新的曙光。
MedSci原創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山茱萸 - 2025-05-10
論著|基于微生物-腸-腦軸的維生素D改善孤獨癥癥狀效果評價研究
本研究基于MGBA探討維生素D改善ASD行為的臨床效果,以期為臨床尋找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 維生素D,孤獨癥譜系障礙 - 2025-05-09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