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Genetics:汗水也分“三六九等”?只有取悅大腦的運動,才能真正滋養生命
研究表明運動傾向與基因相關,休閑運動比工作 / 家務勞動更有益健康,可降低多種疾病風險及死亡率,其健康價值具因果性。
生物探索 - 基因,體力活動 - 2025-07-29
Cell Metabolism:梅奧研究揭示飽腹感遺傳特征,CTSGRS模型助力藥物選擇
本研究系統挖掘了肥胖個體飽腹感的遺傳與生理異質性,為揭示肥胖復雜病理基礎提供理論支持。
MedSci原創 - 肥胖,飽腹感 - 2025-07-29
Nat Commun:南開大學陳盛泉/劉健團隊提出細胞畫像數據三重效應校正框架cpDistiller
研究提出 cpDistiller 框架,結合預訓練分割模型與半監督生成模型,校正細胞畫像數據三重效應,保留表型異質性,助力基因功能解析與藥物發現。
測序中國 - 細胞畫像,三重效應校正 - 2025-07-29
Cell Metabolism:肥胖者飽腹感個體差異的遺傳與生理機制揭秘,機器學習模型為精準抗肥胖治療指路
飽腹感作為影響能量攝入的關鍵因子,其遺傳和生理差異揭示了肥胖的病理生理異質性。
MedSci原創 - 肥胖,飽腹感 - 2025-07-28
J Hematol Oncol:QL1706聯合貝伐單抗及雙藥化療,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EGFR-TKI耐藥患者的新希望——DUBHE-L-201研究隊列5長期生存與安全性更新
本研究首次系統評估了QL1706聯合貝伐單抗及雙藥化療方案在EGFR-TKI耐藥的EGFR突變NSCLC患者中的長期療效及安全性,填補了該領域多模態免疫聯合治療的臨床數據空白。
MedSci原創 - 非小細胞肺癌,QL1706 - 2025-07-28
【Nat Cancer】綜述:髓系腫瘤和實體瘤的克隆性造血
《Nature Cancer》近日發表綜述,闡述了血液惡性腫瘤和實體瘤中驅動CH的分子學機制,回顧了用于阻斷CH的策略,并考察了它們對實體瘤靶向治療(包括免疫刺激療法)的影響。
聊聊血液 - 髓系腫瘤,克隆性造血 - 2025-07-28
QiviData數據分析系統實現醫藥數據分析國產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難題
自主研發的QiviData數據分析系統V2.0標志著中國醫藥研發核心工具鏈自主化進程邁出關鍵一步,為創新藥研發降本增效提供技術底座。
網絡 - 2025-07-28
Circulation:主動脈血管年齡指數(AVAI)的構建與應用,揭示早期血管老化的遺傳基礎及臨床關聯
本研究打破了以往血管老化評估過分依賴單一指標的桎梏,首次利用大規模三維主動脈影像數據,結合先進機器學習技術,構建了兼具解剖學細節及遺傳信息的主動脈血管年齡指數。
MedSci原創 - 心臟結構,血管老化,主動脈血管年齡指數 - 2025-07-27
Cell:劉光慧等繪制人體器官衰老時間表,30歲血管領跑老化
研究首次融合超高靈敏度質譜技術與機器學習算法,系統構建了橫跨人類50年生命周期的蛋白質組衰老圖譜,涵蓋七大生理系統、13種關鍵組織,從蛋白視角呈現了機體增齡性演變的全景式動態景觀。
論道心血管 - 衰老 - 2025-07-27
Front Neurol:我國學者揭示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助力腦出血后血腫周圍水腫風險分層
研究揭示了入院時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NLR)與腦出血患者周圍水腫(PHE)嚴重程度的顯著線性正相關,驗證入院NLR作為預測中至重度PHE的有力生物標志物,預測準確度優于入院后數日的NLR。
MedSci原創 - 腦出血,NLR,血腫周圍水腫,多中心回顧性研究 - 2025-07-26
Kidney International:人工智能在罕見遺傳性腎臟疾病中的應用前景與挑戰
聯邦學習和深度表型分析技術解決了數據稀缺問題,而基因型-表型關聯研究揭示了新的疾病機制。
MedSci原創 - 人工智能,基因型-表型,罕見遺傳性腎臟疾病 - 2025-07-26
抗癌有道!王瑛教授剖析:中國抗癌協會的本土實踐與全周期管理戰略
中國抗癌協會推動本土化癌癥防控,制定 CACA 肺癌篩查指南,以福建為例統籌資源,通過科普活動與臨床結合,形成全周期管理閉環。
醫悅匯 - 肺癌篩查,癌癥防控 - 2025-07-26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