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原檢測沒必要?確診食物過敏的金標準只有一個!
兒童食物過敏患病率上升,過敏原檢測受關注,但陽性結果需結合病史,口服食物激發試驗為確診金標準,盲目檢測和忌口不可取。
MedSci原創 - 兒童食物過敏,過敏原檢測 - 2025-07-26
顛覆認知!撒哈拉以南非洲發現新型糖尿病:非自身免疫卻讓年輕人依賴胰島素
研究發現撒哈拉以南非洲超六成青年糖尿病非自身免疫性,表現為胰島素分泌不足,與遺傳和環境相關,挑戰傳統分型認知。
MedSci原創 - 非洲青年糖尿病,非自身免疫性 - 2025-07-26
【衡道丨干貨】2025 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CACA) ——肝癌
《2025 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CACA)——肝癌》已更新。其中詳細介紹了肝癌的流行病學、肝癌的病理學診斷、肝癌的臨床診斷及路線圖等內容。
衡道病理 - 肝癌 - 2025-07-26
Science:人類首次實現:用“專屬食物”精準遙控腸道內的活體藥物
研究通過基因工程改造細菌,使其依賴紫菜聚糖定植并降解草酸鹽,實現可控腸道定植與清除,人體試驗顯潛力但需解決突變等問題。
生物探索 - 腸道菌群,活體藥物 - 2025-07-26
Science:從源頭看懂食物過敏:生命早期的一波Thetis細胞浪潮,決定你一生的飲食自由
研究發現 Thetis 細胞(尤其是 TC IV 亞型)在生命早期通過誘導調節性 T 細胞(pTreg)主導口服耐受形成,其數量高峰構成耐受建立的 “黃金窗口期”,為食物過敏防治提供新靶點。
生物探索 - 免疫耐受,食物過敏,口服耐受 - 2025-07-25
論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腸道菌群特征及其與心理因素相關性研究
本研究希望通過對PD、dPD以及MDD患者腸道菌群差異性的探索,找到差異菌群,并進一步探索dPD患者的心理彈性、反芻思維等心理因素與腸道菌群的相關性,為dPD患者的診治和發病機制研究提供一定參考。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 帕金森病,重性抑郁障礙 - 2025-07-24
運動越久活得越久?錯!45 年研究發現:短期運動有用,長期過量反致命
研究顯示運動與壽命呈 U 型關系,適度運動更利于長壽,過度或久坐均加速衰老,且需結合健康生活方式。
MedSci原創 - 運動,壽命 - 2025-07-24
Nature:別只怪抗生素了!研究發現更多藥物在影響你的腸道菌群
研究發現非抗生素藥物可通過影響腸道微生物組削弱定植抗性,增加腸道感染風險。地高辛通過激活宿主 RORγt 上調 BD-39,清除關鍵菌 SFB,抑制 Th17 免疫反應,該機制在人源化模型中保守。
生物探索 - 腸道微生物組,非抗生素藥物 - 2025-07-24
結直腸癌“免疫外掛”已上線!王峰教授揭秘免疫聯合治療的前沿探索
在2025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年度進展研討會(BOC/BOA)上,【醫悅匯】有幸邀請到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王峰教授做客對話大咖分享結直腸癌免疫聯合治療的最新進展及多項前沿研究成果。
醫悅匯 - 結直腸癌,免疫聯合治療 - 2025-07-23
JACC:2025-2050年全球心血管風險因素趨勢預測
全球范圍內雖然年齡調整的心血管風險相關負擔呈下降趨勢,顯示了現有預防與治療策略的有效性,但絕對負擔因人口結構變化而成倍增加,
MedSci原創 - 心血管風險因素 - 2025-07-23
輕斷食又翻車了?Cell:不僅抑制毛囊再生,影響發質發量,還會損害腸道健康,擾亂腸道菌群,加劇腸道炎癥
輕斷食減得了體重,卻可能“賠”上腸道和發量
MedSci原創 - 杯狀細胞,毛囊干細胞,IAA - 2025-07-23
5分鐘就能“斬首”人類精子,這種藏在貓砂中的寄生蟲可能已感染全球一半人口
近日,一項發表于《歐洲生化聯合會會刊》的新研究引起了醫學界和公眾的廣泛關注。眾所周知,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感染在人群中的普及率相當高,全球感染率估計在30%至50%,甚至在部分
MedSci原創 - 弓形蟲,弓形蟲感染 - 2025-07-22
“暴力”減肥后體重反彈之謎被破解?Nature連發兩篇:胖過一次,身體就會“銘記”;且減肥后促炎巨噬細胞持續潛伏,引爆體重反彈
減肥大業任重道遠
MedSci原創 - 脂肪細胞,組蛋白修飾,促炎巨噬細胞 - 2025-07-21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