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 北京大學冼勛德課題組揭示KIF13B調控胞葬功能:破解非血脂依賴性動脈粥樣硬化新密碼
這一發現不僅深化了對動脈粥樣硬化復雜病理機制的理解,還為開發針對該疾病的新型治療靶點提供了重要依據。?
論道心血管 - 動脈粥樣硬化,KIF13B - 2025-07-27
JAMA Oncol:乳腺癌外科預防策略中終身患病風險閾值的界定
本研究首創性地結合臨床循證與經濟評估,細化并科學定義了乳腺癌風險降低乳房切除術的終身風險閾值,修正了當前國際及英國指南中傳統30%閾值的籠統認知,為臨床決策提供理性量化依據。
MedSci原創 - 乳腺癌 - 2025-07-27
論著|青少年單、雙相抑郁障礙患者外周血炎癥細胞因子水平差異
本研究探討青少年MDD和BD抑郁發作患者的炎癥細胞因子水平差異,為闡明炎癥假說在MDD和BD的發病機制提供依據。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 青少年,雙相障礙 - 2025-07-27
Cell Death Differ:哈爾濱醫科大學袁野/楊磊研究發現m5C在骨肉瘤耐藥性中的作用
研究將NOP2/SunRNA甲基轉移酶家族成員6(NSUN6)確定為與骨肉瘤進展呈正相關的m5C甲基轉移酶。
iNature - 骨肉瘤,m5C - 2025-07-27
中科院分子細胞卓越中心惠利健、張坤Nature Protocols:原代人肝細胞的大規模擴增、三維培養與基因操作策略
研究建立人原代肝細胞擴增體系,誘導為 ProliHHs,結合三維培養與基因編輯,可用于疾病建模、藥物篩選及細胞治療。
BioMed科技 - 基因編輯,人肝細胞 - 2025-07-27
病例分享:現在的肺結節如此常見,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前后不到一年,兩側肺都是多原發癌接受了手術!
肺結節及早期肺癌檢出率高,多與 LDCT 等技術普及相關,多原發肺癌常見。除傳統因素,現代污染、生活方式等或為磨玻璃肺癌增多的綜合原因。
葉建明說結節 - 肺結節,早期肺癌 - 2025-07-27
疑難探究 | 家族性面神經麻痹(FFNP)
家族性面神經麻痹(FFNP)具家族聚集性,發病與解剖、遺傳、免疫因素相關,診斷依賴臨床與家族史,治療同散發性但易復發,需加強研究。
神經科學論壇 - 遺傳因素,家族性面神經麻痹 - 2025-07-26
Mol Cancer:中南大學楊明華等團隊揭示了將脂質和葡萄糖代謝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凋亡抵抗聯系起來的代謝通路
該研究發現鞘磷脂(SM)升高是ALL的一個關鍵代謝改變,并通過CASP3(胱天蛋白酶3)乳酰化作用促進細胞凋亡抵抗。
iNature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ASP3 - 2025-07-26
問診反饋:這位結友問遍了國內許多知名專家,來看看誰的判斷最為準確
37 歲女性發現肺多發結節 1 年半,左下葉混合磨玻璃結節考慮微浸潤性腺癌,專家對隨訪或手術意見不一,術后病理證實為微浸潤性腺癌,提示需權衡風險決策。
葉建明說結節 - 混合磨玻璃結節,肺多發結節 - 2025-07-26
Cell Rep: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陳大衛等團隊研究發現癌癥相關成纖維細胞衍生的纖維蛋白原5促進非小細胞肺癌的放射抗性
該研究旨在鑒定預測放射治療療效的CAF表達分子,并闡明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抗性機制。
iNature - 非小細胞肺癌,放射抗性 - 2025-07-26
【繪真科普】HLA-B51基因檢測,輔助白塞病遺傳風險評估
白塞病是慢性自身免疫性血管炎,HLA-B51 為最強易感基因,結合全外顯子檢測可輔助診斷,2014 年國際標準提升診斷敏感性。
蘇州繪真醫學 - 白塞病,HLA-B51 - 2025-07-25
“繪”真報告丨STK11基因檢出大片段重排變異,輔助確診黑斑-息肉綜合征(PJS)!
Peutz-Jeghers 綜合征由 STK11 基因突變導致,需結合 NGS 和 MLPA 檢測點突變與大片段變異,突變者多種癌癥風險升高,檢測對確診和管理關鍵。
蘇州繪真醫學 - Peutz-Jeghers綜合征,STK11基因 - 2025-07-25
J Hematol Oncol:BRD4抑制RhoB轉錄,促進終末紅細胞生成
研究揭示BRD4調控細胞增殖的作用則依賴于其與CDK9的經典復合物結合。這一發現不僅豐富了BRD4的功能認知,也為體外血細胞生成及相關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靶點。
MedSci原創 - BRD4,終末紅細胞生成 - 2025-07-25
《第二批罕見病目錄》之Alagille綜合征——揭示基因型-表型關系的復雜性并探索改進診斷和治療的途徑
本文不僅加深了對ALGS病理機制的理解,而且展示了從基礎科學研究到臨床應用的廣泛進展,包括基因診斷、疾病自然史、治療策略及干細胞研究等多個方面。
MedSci原創 - 診斷治療,Alagille綜合征 - 2025-07-25
別再拖了!JAMA子刊證實:40-49歲開始糞便免疫化學檢測早篩,可將結直腸癌死亡率和發病率分別降低39%和21%
FIT篩查作為一種成本效益兼備的選擇,為年輕成人提供廣泛而便捷的篩查手段,符合擴大篩查覆蓋人群的需求。
MedSci原創 - 結直腸癌,糞便免疫化學檢測早篩 - 2025-07-25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